长期的肿瘤临床中,我发现了很多极其少见的病例,特别是多原发肿瘤。对于一个临床医师而言,看到病人多处肿块,首先想到的是用一种疾病解释,即一元论,即一种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我们倾向于诊断某种恶性肿瘤晚期,而不是双原发或多原发,因为双原发或多原发毕竟少见。消化系统我遇到了一例三原发的患者:患者张某,男,65岁,主因间断胃脘部疼痛9月入院,患者9月前无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进食后加重,伴胀痛,可忍受,时有嗳气,乏力纳差,无黑便,无呕吐,未系统检查,间断药物治疗,症状有所减轻。1月后上述症状加重,伴吞咽不畅感,医院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胃小弯糜烂性隆起(病理取材1),食管溃疡样病变性质待定(病理取材2),病理报告(HZ):1、(胃底贲门口处咬检:病理1)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符合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CK-pan(+),CgA(+),Syn(+),CD56(+),Ki67(>80%+),CK8/18(+),CEA(-),P40(-);2、(食管处病理2)示:增生的鳞状上皮粘膜下见微量异型细胞,考虑低分化癌。查胸CT:双肺下叶索条,右肺上叶气肿,动脉硬化。上腹CT:肝右叶占位,大小8.1×7.5cm;胃小弯占位,大小约6.1cm×3.6cm;肝左叶小囊肿;左肾多发囊肿,较大者3.6cm。肝部肿物穿刺病理回报:考虑肝细胞肝癌。患者发病以来患者神清,乏力倦怠,间断胃脘不适,食后明显,胃脘胀满疼痛,服药后疼痛可忍受,数字分级法2分,腹胀上腹疼痛,间断恶心,未吐,无呕血,间断黑便,无头晕,间有咳嗽咳痰,间断胸闷无胸痛,发热,体温达38℃,无寒战,纳差,尿量可,黑便,寐差,体重减轻15kg。既往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10年,间断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间断胸闷,未系统诊治。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史、结核史、疟疾史,否认外伤及输血史。过敏史:否认食物就药物过敏。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否认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否认特殊地区居住史。否认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接触史,吸烟史40余年,每日40支,饮酒20年,每日约1斤。否认性病冶游史。婚育史:适龄结婚,育1女,爱人及女儿均体检。家族史:否认二系三代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诊断:本病例特点是:多处肿瘤倾向于多原发本患者分别发现食管肿块、胃肿块、肝肿块,依据常见的思维模式,首先想到的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广泛转移,而本患者却因为多处病理诊断的明确,给本患者的诊断,增加了很多的未知数。首先病理也存在异质性,不能排除所取得病理不能完整体现肿瘤本身特点的可能,但是,三种病理却出现了联系很少的三种结果,一个是神经内分泌瘤,一个是低分化癌,一个是肝细胞癌,用病理的异质性来解释三种不同的病理,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本患者更倾向于双原发或三原发诊断。吸烟本患者患肿瘤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是年龄本患者年龄是65岁,属于高龄人群,而65岁以上的高龄人群,是肿瘤的高发人群,国外有学者做过研究,显示8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中,死亡患者尸检结果发现很多都带有肿瘤,肿瘤是一种老年病,正在越来越多的成为学者的共识。其次是吸烟吸烟对于健康的损害是有目共睹的,也是科学界的共识,吸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本患者的吸烟指数=40支/年×40年=,是肿瘤的明确高危因素。吸烟其次是饮酒本患者大量饮酒史多年,属于长期酗酒的人群,饮酒对于健康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伤肝,长期饮酒造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饮酒吸烟、饮酒,是我们能够戒掉的,也是完全能够避免的,为了健康,请戒烟戒酒。
转载请注明:
http://www.ndndz.com/wacs/1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