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肺结核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治疗,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笑或者呼吸的时候将结核杆菌传播到空中,与空气中飞沫和尘埃相结合飘浮在空中,当健康人群吸入这些尘埃或者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之后,沉积到肺泡,可以引起肺结核。
消化道传染:饮用不健康的、不合格的含有结核杆菌的牛奶,牛奶进入胃肠道之后可以引起胃肠结核,从而导致腹胀、腹痛、腹泻或者便秘交替出现。
血液传染:孕妇患有结核自己不知道,通过胎盘的方式传染给婴儿,但这种方式传播肺结核的几率比较小。
易感人群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未接种卡介疫苗者、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医院检查排除。
早期症状
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一般为37-38℃之间。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怀疑肺结核怎么办?
怀疑患了肺结核,应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我国各县(区)都设有结核病防治机构,专门负责肺结核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这些机构检查和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治疗疗程是治愈肺结核的关键。
肺结核能治愈吗?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预防指南
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增加免疫力,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内,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痰液可用5-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病人应养成分食习惯,与病人共餐后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既能杀灭结核杆菌。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回20-30分钟。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
结核病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仁爱求实创新奉献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