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控制肺结核,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治疗成功后的复发,已确定很多因素与复发率有关,复发这个话题很多人最关心的,真有那么容易就复发吗?其实结核病是没那么容易复发的。很多人担心这个问题,有咳嗽、发热不适就怀疑是出问题了,有时候重视疾病是应该的,但杯弓蛇影的心理就不必了。我就结核复发相关问题做些解答:
:肺结核复发的常见原因:肺结核经过“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化疗,其初治涂阳复发率为仅为4.6%,复发的机率很小。医学界公认的一点:肺结核复发大多都是人为导致的失误,如私自停药,提早停药,治疗不彻底,治疗方案有误等。我们就常见的原因分析一下:一:复发常见个人因素:1、服药依从性差:你不愿意好好治疗或者不知道怎么好好治疗,前者是因为你不重视,不配合治疗;后者是虽然你很重视,但是和医生沟通不清,又怕朋友知道你有肺结核儿疏远你,自行在网上又乱找答案,而答案又不对,服药不规律,疗程不够,总之各种原因导致您没有好好治疗2、药物不良反应处理不当:这里也是既有医生的可能,又有患者的可能。因为结核药物需要联合用药,服药时间长,很多患者有或多或少的药物副作用,多次反复换药调整过程中,很多患者不能配合,最后停药不能完成治疗。3、其他:如一旦症状好转,就有部分人自行停药;工作忙,忘记吃药,又没有人提醒;听从其他人的建议,中途自行改变方案等。当然也有非专科医师治疗,知识过于陈旧,按老办法治疗,改变原本有效的方案等状况。4病愈后没有正确的生活习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或抽烟、饮酒、或过劳、不按时进食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一一个长期存在或几个因素同时并存于一人,就会导致人体免疫力的下降,从而加速结核病的复发;5、原发耐药:其实这个问题可能性小,只要您不是原发耐多药,治愈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二:疾病本身导致复发的因素:
1.多因素分析提示随年龄增长肺结核复发有升高的趋势,此结果与高主要与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因此对老年结核病的防治将成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2.初治涂阳患者痰菌量越多,合并有空洞形成复发的危险性越大,停药时残留空洞且空洞直径2cm的患者发生肺结核复发的危险性是无残留空洞患者的7.倍.停药时残留空洞的患者应重点随访。
3.糖尿病是肺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与结核病两病并存几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初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复发的危险性是无糖尿病患者的4.倍,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针对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复发的发生。
4.初治PPD对复发的影响PPD试验是诊断结核菌感染的常用考核指标,大量文献报道说明PPD试验在结核病诊断过程中的意义。但关于PPD反应强度与肺结核疗效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目前尚无PPD反应强度与肺结核复发的报道。在相同的治疗方案下,PPD试验结果呈强阳性患者的治疗疗效要好于PPD结果呈阳性患者的治疗疗效,PPD试验结果呈阳性患者的治疗疗效要好于PPD试验结果呈阴性患者的治疗疗效。初治PPD反应强是肺结核复发的保护因素.说明PPD试验的结果对预测肺结核复发有借鉴价值。对于
PPD试验阴性的患者可以适当给予免疫调节剂,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肺结核的复发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5.营养状况差.是导致外源性再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低于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以体重下降最明显。提示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处于慢性能量缺乏状态.营养条件差者机体免疫力亦差,更易造成复发。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体重指数小于18.5;是肺结核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初治低蛋白血症、低体重指数均是肺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其中初治低蛋白血症患者发生复发的危险性是无低蛋白血症患者的9.倍。
所以:为了减少肺结核近期复发,初治治疗阶段需要正确对待的几个主要观点:1正确使用抗结核药物,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化疗原则,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保证疗程顺利完成、并加强健康教育,减少不规律用药,提高初治疗效。2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根据个体情况,加强营养辅助治疗,提高营养支持在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提高免疫状况。3个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按时作息、饮食结构合理,加强营养支持;加强体育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抽烟、不饮酒,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将良好的生活习惯持之以恒;4治愈停药阶段,应继续加强肺结核知识的宣教工作,充分利用社会活动、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肺结核基本知识,加强控烟宣传;治愈后前三年停药患者应按时定期复查(痰检和X线胸片检查)。5动员慈善力量,加强社会救助,改善结核患者居住条件,减少因贫所致不规律治疗。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