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结核定义
肠结核为人型肠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多经口感染,多发于有“开放性肺结核、喉结核”病史且经常咽下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痰液的人群。
好发于回盲部(体表右下腹)原因①含结核分枝杆菌的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时间最久,②回盲部淋巴组织丰富,结核分枝杆菌易侵袭淋巴组织。
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
二、肠结核临床表现
1、腹痛
右下腹或脐周疼痛,间歇发作,进食后加重,伴有肠鸣,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右下腹可有压痛。
2、腹泻、便秘
溃疡型肠结核常伴有腹泻,糊样粪便,多无脓血,不伴有里急后重。有时腹泻、便秘交替。增生性肠结核以便秘为主。
3、腹部肿块
多位于右下腹,位置固定,轻至中度压痛。多见于增生型肠结核。
4、全身症状、肠外结核表现
结核毒血症:长期不规则低热、盗汗、消瘦、贫血、乏力等,多见于溃疡型肠结核。增生型肠结核全身症状较溃疡型轻,一般情况较好。
三、辅助检查
1、OT试验强阳性有助于本病诊断
2、T-SPOT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有助于本病诊断
3、X线钡剂灌肠溃疡型肠结核特征性表现为“X线钡影激惹征”(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增生型肠结核肠黏膜呈结节状改变,肠腔狭窄,肠段缩短或消失,回肠和盲肠的正常角度消失。(此为确诊肠结核次选检查)
4、结肠镜检内镜下见回盲部等处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大小及形态各异的炎症息肉,肠腔变窄。病灶(病变部位)组织活检,发现肉芽肿、干酪灶或抗酸杆菌时,即可确诊。(此为确诊肠结核首选检查)
四、肠结核诊断
结合上述症状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对于高度怀疑肠结核患者,可抗结核诊断性治疗,如抗结核治疗2-6周症状明显改善,2-3月后肠镜检查病变明显改善或好转,即可临床诊断肠结核。
五、鉴别诊断
1、肠结核:溃疡呈带状,长径与肠轴垂直;肠伤寒:溃疡呈椭圆形,长径与肠轴平行;克罗恩病:溃疡多呈纵行,裂隙状。
2、与肠结核不同的是,克罗恩病一般无场外结核,病程长,缓解与复发交替,可见瘘管、腹腔脓肿、肛周病变,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肠道病变无好转,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
六、肠结核的治疗
治疗原则: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进病灶愈合、防治并发症。
1、抗结核化学药物(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2、对症治疗
腹痛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根据情况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与酸碱失衡;不完全肠梗阻患者需胃肠减压
3、手术治疗的指征:
①完全性肠梗阻(多由增生型肠结核引起)或部分性肠梗阻内科治疗无效;②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瘘管形成经内科治疗而未能闭合;③肠道大出血经积极抢救不能有效止血;④诊断困难需开腹探查。
鍖椾含鍝釜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笓涓?鐭冲搴勬渶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