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命之源!世界上最早的生命就是诞生于水中,医学研究证明:新生儿体内的水可高达80%-90%,在青壮年的组织中水的比重约占70%,中年人的组织中水的比重约占60%,老年人的组织中水的比重占55%。
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内水分流失的过程。可见,补充水分是多么重要!
为什么年纪越大,越要多喝水?近期,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人们需要喝更多的水来弥补体温调节变化。此前关于脱水对体温调节影响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年轻人水合作用,也就是喝水,是调节体温的关键,有助于预防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肌肉疼痛、疲劳和热衰竭等。调整汗液流失,是身体以防进一步脱水的机制。研究人员表示,老年人运动时,身体减少热量挥发和提高体温的机制比年轻人慢。同时,随着年纪增大,位于下丘脑的“口渴中心”不像过去一样活跃了,所以大脑不能及时给人们需要喝水的信号,因此不易感到口渴。
研究者建议,不管是否口渴,老年人都应该适量摄入更多水分来补偿体温调节。不爱喝水,5种疾病风险高饮水习惯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喝水习惯好的人,有更好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01便秘大便70%都是水分,若身体缺水,大便中的水分就会被大肠吸收,导致大便干燥,排泄不畅。
建议便秘的人每天喝2.0升水,分成8~10次喝,同时多吃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02结石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很多肾结石、尿路结石患者,日常饮水量比一般人少。喝水少会导致尿量减少,身体内的废弃物不能随着尿液及时排出来,易形成结石。03痛风这是由于体内尿酸增多或排泄减少,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造成的。喝水少会导致尿酸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患病风险增高。痛风病人可多喝富含锶、钙的矿泉水。04血栓如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饮水不足,血液黏稠度会升高,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建议“三高”患者多喝镁含量高的水。05癌症喝水多的人发生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输尿管癌和肾盂癌的风险较低。
老年人多喝水,能预防6种疾病01预防心脑血管疾患老年人长期慢性缺水,会使得血液循环容量不足,血黏稠度增高,从而使机体各种器官的血液灌流量下降导致器官组织的缺血和缺氧。而心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长此以往应导致血栓形成,提高了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多饮水就可避免这些弊端。
02预防白内障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如果老年人发生脱水或患严重腹泻,很容易患上白内障。因此,多喝水可防止腹泻及脱水的发生,是预防白内障的有效措施。
03可保护肾功能肾脏是人体的一大重要代谢器官,人体代谢废物很多是通过肾脏,最终以尿液排出体外。而体液充足可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浓度,减少肾损害。老年人经常补水,可避免尿中钙浓度过高,可以预防肾结石等。04缓解便秘老年人便秘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多与饮水不足有密切关系。建议老人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可以起到润肠和清理肠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便秘或缓解便秘。
05利于止咳排痰患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痰往往不易咳出,除了咳力不足外还与痰的黏稠度有关。痰过于黏稠,黏附在气管或支气管壁上时就不易咳出。多喝水利于痰液稀释,易于咳出。06可以防治消化不良老年人体内缺水则胃液、唾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分泌不足,这样不仅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同时还会妨碍食物养分的化解和吸收。只有科学饮水才能健胃消食。
老年人喝水应该注意的4个问题1、喝水要定时定量
从身体反应来看,因为代谢减缓,老年人需求的水分没有年轻人那么多,但也不能让身体处于无感觉的缺水状态。所以,对于家中的老人,我们要定时提醒他们喝水,只是每次不用喝得太多。一来可以补充水分,二来防止过猛地喝水,造成胃下垂。
2、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老年人喝水较少,大脑对口渴的反应也较为迟钝。有专家指出,年纪偏大的人群经常会出现身体脱水的现象,有部分原因在于老人对于口渴的感觉可能已经十分迟钝了。因此,老年人千万不能等到口干再喝水,最好注意一下平时的生活作息,安排好喝水的时间,定时定量的喝水才有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3、晨起饮水能防病
睡醒之后,如空腹时先饮下两杯水,既可以用来填充生理性失水造成的养料不足,又可消退血液的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屎尿、尿液等代谢废物迅疾排出,对预防脑梗阻、脑血栓、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等心脑血管恶疾的发生以及泌尿系统结核、尿路感染等病症,均有扼要效用。4、老人不能猛喝水
一些老年人在体育磨练、家务劳动后,喜欢大批猛喝沸水或其他饮料,这种“急灌式”的饮水办法会陡然加重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猛然消沉,引致心跳过快,萌生心悸、头晕,心脏病患者更易引致危险,还会陡然冲淡胃液、毁害胃黏膜,影响食欲及胃消化功能。湖南经视《健康堂》湖南人的健康管家播出时间:每天下午5:35分任何健康问题可添加健康管家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