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胃结核治疗专科医院 >> 胃结核治疗 >> 百问百答宝宝ldquo红屁股r

百问百答宝宝ldquo红屁股r

 

日常护理1宝妈问

宝宝为何容易溢奶?

专业解答

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即胃的上口和下口几乎水平,好像水壶放倒了,因此当宝宝在喝奶时吞咽下空气,奶就容易随着打嗝排出的空气流出口外。为了减少吐奶,喂奶后,将婴儿头靠在母亲肩上竖直抱起,轻拍其背,可帮助排出吞入空气而预防溢奶。宝宝睡眠时宜右侧卧位,可预防溢奶而致窒息。若按此方法尝试后,宝宝溢奶症状无改善,或体重增长不足,医院就诊。

2宝妈问

新生儿脐带如何护理?

专业解答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准备婴幼儿脐带敷料:消毒棉签,75%的酒精,纱布。

(2)彻底洗手:在脐带护理之前,一定要使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至少搓洗20秒,才可以达到杀菌的效果,冲洗时,则由指尖冲洗到手腕,用清水冲洗净即可。

(3)用一根棉签,蘸取75%的酒精。(4)用手撑开宝宝脐部,让宝宝脐带根部露出来。(5)用75%的酒精浸湿的棉签,以从脐带根部到脐带再到周围皮肤的先后顺序,以螺旋式从内到外来擦拭,如果局部较湿,可用数根棉签消毒,注意75%的酒精才具有消毒作用,95%的酒精只有干燥作用。

(6)如果宝宝脐部的干燥状况良好,则完成第5步之后包上尿布即可,但如果宝宝的脐部有些潮湿,则可以包上纱布以防止感染。

另外注意,如果宝宝脐带未脱或刚脱落时,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宝宝脐部的刺激,可以将尿布前面的上端往下翻一些,以减少纸尿裤对脐带残端的摩擦。

3宝妈问

宝宝夏天爱长痱子怎么办?

专业解答

应加强室内通风散热,衣着宜宽大,勤换内衣,勤洗澡,但不宜用热水洗烫,不要用强碱性肥皂洗浴,洗澡后及时擦干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可扑一些痒子粉。不要用手搔抓,一旦抓破后有感染化脓时,应涂抹抗生素药膏。

4宝妈问

宝宝“红屁股”怎么办?

专业解答

引起“红屁股”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屁股部位的皮肤长时间潮湿,闷热,比如说粪便及尿液中的刺激物质会使小屁股发红。宝宝发生“红屁股”时,要记得选择吸湿性、透气性好的尿布或不用尿布;宜在大便后,用清水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吸干,尽量使小屁股保持干燥,再涂一层护臀霜或润肤油。

5宝妈问

宝宝什么情况下不能打预防针?

专业解答

(1)正处在发热、感冒状态下。

(2)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未度过检疫期。

(3)有心脏病、急慢性肾脏病变以及活动性肺结核。

(4)患有急性肝炎。

(5)患有癫痫等精神疾病。

(6)有过敏性体质,如有哮喘、湿疹、荨麻疹等。

6宝妈问

宝宝晚上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

专业解答

有些孩子在熟睡后,把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父母多怀疑孩子肚子里有蛔虫。其实,造成孩子夜间磨牙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精神因素。孩子白天过于紧张或兴奋,致使入睡后神经系统仍处于兴奋状态,颌骨肌群紧张性增高而引起磨牙。

(2)肠道寄生虫。最常见的是蛔虫和蛲虫,寄生于孩子肠道,释放毒素,引起孩子腹痛、烦躁、磨牙、肛门瘙痒等表现。

(3)佝偻病。部分佝偻病患儿由于体内钙质缺乏,神经兴奋性相对增高,也会引起夜间磨牙、多汗、夜间哭闹等。

(4)消化不良。晚餐过饱或临睡前加餐,致使孩子入睡后肠道仍在不停工作,咀嚼肌也随之一同运动而致磨牙。

如无以上问题,最好带孩子到口腔科检查牙齿有无咬合障碍。

7宝妈问

宝宝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刷牙?

专业解答

原则上宝宝牙齿萌出后,就要开始刷牙,但最初因为牙齿萌出不全,仅有前面几颗牙,用牙刷不方便,最好用纱布蘸盐水,沿牙面擦洗;或家长选用套在手指上的指套牙刷帮宝宝刷牙,这样不仅能洁齿,而且还能轻轻按摩齿龈。当宝宝有16-20颗牙时,选择可吞服的儿童牙膏,逐渐训练宝宝使用牙刷刷牙。

8宝妈问

什么时候可以训练宝宝自己大小便?

专业解答

一般1岁半开始训练宝宝坐便如厕比较合适,这时候的宝宝已经会用动作、语言表示要排便了,白天可训练宝宝坐盆排尿,帮助宝宝对坐便器和排便产生联系;经过训练,一般到了2岁以后,宝宝白天就可以不再尿湿裤子,2-3岁后,晚上也不再尿床。

9宝妈问

宝宝鼻出血了怎么办?

专业解答

(1)安慰孩子不要紧张,安静的坐着;

(2)头略低、张口呼吸,捏住鼻翼,一般压迫10分钟可止血。前额、鼻部用湿毛巾冷敷。

(3)止血后2到3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4)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塞入鼻腔,填塞紧些才能够止血。

(5)若经过上述处理,鼻出血仍不止,医院。

(6)如果平时常发生鼻出血,而且皮肤上常有淤斑,小伤口出血不易止住,医院做全身检查,因为鼻出血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种表现。

本文内容节选自

《科学育儿百问百答》一书

《科学育儿百问百答》是福建省计生协会委托专业机构组织专业人员编写的一本科学育儿手册,旨在帮助年轻的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了解儿童早期发展的规律,激发家长对婴幼儿早期养育和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提高养育和教育0-3岁婴幼儿的信心和能力。本书立足家长育儿的实际需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甄选了家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dz.com/ways/108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