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胃结核治疗专科医院 >> 胃结核诊断 >> 治疗乳腺增生的体会

治疗乳腺增生的体会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临床以乳腺肿块和发作性疼痛为特点。相当于祖国医学“乳癖”、“乳中结核”的范畴。本病大多由于情志不遂,恼怒伤肝,肝气郁结所致。《外科正宗》载,本病:“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疡科心得集》曰:“有乳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

根据经络学说,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所以乳腺肿块与肝胃关系密切,尤其是肝,肝为刚脏,喜条达,主疏泄,司全身血液及情志活动的正常。女子以肝为先天,常有余于气而善郁,若因七情内伤,最易肝郁气滞,气滞则难于疏泄,影响中焦,胃失和降,于是肝郁胃阻,久而成块。

我在临床治疗乳腺增生多采用柴胡舒肝散为主方加减,收效较好。柴胡舒肝散见于《景岳全书》,以仲景四逆散为基础,加香附、川芎、甘草组成。全方疏肝理气兼和胃,辛散甘缓酸柔,擅于行气解郁去滞,兼可理血,如叶桂所说:“不损胃,不破气,不滋腻”,故以此为主方。在临床运用时,还要注意到肝体阴而用阳的特点,佐以养血活血药,方使体柔用疏,遂其条达之性。

随证加减:经前乳胀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月经血块多,色紫暗者加五灵脂、生蒲黄;乳房肿块质硬者加穿山甲、皂刺、桔核、荔枝核、制乳没;经期伴腹泻加茯苓、白术、生薏苡仁;月经量少者加益母草、苏木、刘寄奴。一般配成丸药服用,每丸重10克,每服1丸,每日二次。取其“丸者缓也”的作用,逐步达到乳腺肿块消除的目的,大多服用3个月左右乳房肿块消除。

病例:李xx,女性,28岁,年3月18日初诊。患者双侧乳腺肿块半年余,西医妇科诊为“乳腺增生”,每于经前期疼痛加重,心烦易怒,腹痛,腰酸,月经量中等,色暗红,有血块,素日带多、色白、质稀,舌边红苔薄白,脉细弦滑,辨证为肝气郁结。

因月经将至,冲脉渐盛,血海渐盈,但由于肝之疏泄失司,影响冲任气血畅流,所以经前乳房肿块疼痛加重,心烦易怒为肝郁之征,故拟疏肝理气,活血养血,软坚散结法治之。

方用柴胡30克,白芍30克,枳壳30克,陈皮30克,香附30克,川芎30克,生草15克,穿山甲30克,皂刺20克,夏枯草50克,当归30克,桔梗30克,荔枝核30克,益母草90克。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服1丸,一日二次。服用一个半月来诊,诉其经前乳房胀痛明显减轻,月经血块减少,触其乳房肿块明显缩小,守方再配一料。三诊时乳房肿块已消除。

作者简介

祝谌予(-)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医院中医科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华全国中西医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梁晓春教授,女,年生于山西交城。一直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曾随著名中医专家祝谌予教授临诊学习近10年,为祝谌予教授唯一的研究生。学习和继承了祝谌予教授治疗胃肠病、妇科病、糖尿病及某些疑难杂病的临床经验,参加总结了糖尿病中医辨证指标和施治方药。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对祝湛予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益气养阴活血方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经验方在降糖的同时可以改善血液流变性,对气阴两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山西中医》年04期。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dz.com/wahl/88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