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超声造影诊断胃癌一例
胃超声造影是通过口服一种有回声造影剂(类似米糊)充盈胃腔,消除了胃肠腔内气体、内容物等对超声波的干扰,而本身又不影响超声波的穿透,改善了胃肠超声成像的内环境,使声束能顺利穿透,从而达到使胃肠壁结构及其病变能更加清晰显示的一种方法。
病例介绍:
郭**,女,76岁,上腹部不适半年,加重10余天就诊,既往,肺结核病史53年,帕金森病史8年。因患者一般状态较差且帕金森病症状较重,行胃镜检查风险较高,遂于.07.14行胃超声造影检查:
A(蓝色框内):正常胃壁图像,胃体部胃壁厚度正常,一般<5mm,胃壁层次清晰。
B(黑色框内)胃窦部胃壁回声减低,胃壁增厚约1.5cm(测量处为增厚的胃壁厚度,测量值为1.5cm),胃壁正常层次消失,蠕动僵硬。
胃窦部胃壁弥漫性不均匀性近环周不对称性增厚,呈实质性低回声,范围约61mm,较厚处约16mm;局部胃壁层次不清,粘膜层不连续表面凹凸不平,可见强回声斑点附着,浆膜层欠光整。CDFI:病灶内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该处胃壁蠕动僵硬,助显剂通过幽门口速度缓慢。超声诊断考虑胃癌。建议进一步增强CT检查及胃镜下取活组织检查。
?术前增强CT检查:
胃窦部胃壁增厚,粘膜不光滑,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胃腔狭窄,浆膜层模糊,考虑胃癌。
?胃镜:
患者胃癌诊断明确,入院行胃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如下:
术后病理证实为低分化腺癌,胃超声造影诊断与之吻合。
胃超声造影检查简便无创,适应症广,诊断符合率较好,年老体弱及伴有相关并发疾病者可作为重要筛查手段,避免延误病情。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