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泡茶秘决
人人都会喝茶,但冲泡未必得法。茶叶种类繁多,水质也各有差异,冲泡技术不同,泡出的茶汤当然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要想泡好茶,既要根据实际需要了解各类茶叶、各种水质的特性,掌握好泡茶用水与器具,更要讲究有序而优雅的冲泡方法与动作。
泡茶,首先得选茶和鉴茶,只有正确鉴茶,方能决定冲泡的方法。茶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采摘时间的先后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也可以按种植的地理位置不同分为高山茶和平地茶,还可以根据茶色(加工方法不同)将差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绿茶具有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嫩度好的新茶,色泽绿润,芽峰显露,汤色明亮。其代表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珠茶”等。
红茶为红叶红汤,这是经过发酵形成的品质特征。干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茶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型,品牌以“祁红”、“宁红”和“滇红”最有代表性。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色泽青褐如铁,故又名青茶。典型的乌龙茶的叶体中间呈绿色,边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其汤色清澈金黄,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以“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等最具代表性。
白茶由芽叶上面白色茸毛较多的茶叶制成。白茶满身白毫,形态自然,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鲜醇。代表品种有“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
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锐,滋味醇厚。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明澈。代表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
黑茶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澄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黑茶制成紧压茶后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
除以上六大类以外,还有再加工茶,即在以上六大类茶的基础上经再次加工制成的茶叶品种,如花茶、紧压茶、速溶茶等。花茶是以绿茶中的烘青茶、红茶等做主要原料,用茶叶和花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得花茶之名,如“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玫瑰红茶”等。紧压茶以黑茶、红茶为原料,并经蒸压工序做成一定形状,如“青砖”、“康砖”、“六堡茶”、“沱茶”、“米砖”等。
其次是水质。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所以自古以来,茶人对水津津乐道,爱水入迷。明人许次纾《茶疏》中就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
茶人独重水,因为水是茶的载体,饮茶时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念的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水质欠佳,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会受到污染,以致闻不到茶的清香,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
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轻”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所谓的“源”是指水出自何处,“活”是指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甘”是指水略有甘味,“清”是指水质洁净透澈,“轻”是指分量轻。所以水源中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污染少,山上植被茂盛,从山岩断层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泉水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过砂石过滤,清澈晶莹,茶的色、香、味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古人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当代科学试验也证明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经人工净化的湖水和江河水,即平常使用的自来水最差。但是慎用水者提出,泉水虽有“泉从石出,清宜冽”之说,但泉水在地层里的渗透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矿物质,它的含盐量和硬度等就有较大差异,如渗有硫磺的矿泉水就不能饮用,所以只有含有二氧化碳和氧的泉水才最适宜煮茶啊。清代乾隆皇帝游历南北名山大川之后,按水的比重定京西玉泉为“天下第一泉”。玉泉山水不仅水质好,还因为当时京师多苦水,宫廷用水每年取自玉泉,加之玉泉山景色幽静佳丽,泉水从高处喷出,琼浆倒倾,如老龙喷涉,碧水清澄如玉,故有此殊荣。看来好水除了要品质高外,还与茶人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关系。“天下第一泉”的美名,历代都有争执,有扬子江南零水、江西庐山谷帘水、云南安宁碧玉泉、济南趵突泉、峨嵋山玉液泉多处。泉水所处之处有的江水浩荡,山寺悠远,景色靓丽;有的一泓碧水,涧谷喷涌,碧波清澈,奇石沉水;再加之名士墨客的溢美之词,水质清冷香冽,柔甘净洁,确也符合此美名。民间所传的“龙井茶”、“虎跑水”、“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真可谓名水伴名茶,相得益彰。
科学的泡茶技术还包括三个要素,即茶用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古人饮茶喜欢自己涉水,自己煮茶,在涉引、制作、煎煮、品饮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和满足,整个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整个品茶艺术。
就拿煎水来说,水煮到何种程度称作“汤候”。鉴别“汤候”的标准,一是看水面沸泡的大小,二是听水沸时声音的大小。明代张源的《茶录》对煎水的过程做了绘形绘声、惟妙惟肖地描写:“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缕、四缕、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为萌汤。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古人对于“汤候”的要求是有科学道理的,水的温度不同,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出的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也就不同。温度过高,会破坏所含的营养成分,茶所具有的有益物质遭受破坏,茶汤的颜色不鲜明,味道也不醇厚;温度过低,不能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称为不完全茶汤,其滋味淡薄,色泽不美。这些煎煮法成为我国品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今天的科学冲泡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古人对泡茶水温是十分重视的,泡茶烧水要武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沸腾过久,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未沸滚的水,水温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香味轻淡。一般说来,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叶种类及制茶原料密切相关,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宜用沸水直接冲泡,用细嫩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宜用降温以后的沸水冲泡。具体而论,高档细嫩名茶,一般不用刚烧沸的开水,而是以温度降至80度的开水冲泡,这样可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纯而不钝,滋味鲜而不熟,叶底明而不暗,饮之可口,茶中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分也不会遭到破坏。而像乌龙茶,则常将茶具烫热后再泡;砖茶用度的沸水冲泡还嫌不够,还得煎煮方能饮用。泡茶水温与茶叶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成正比,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也就愈浓;相反,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古往今来,人们都知道用未沸的水泡茶固然不行,但若用多次回烧以及加热时间过久的开水泡茶也都会使茶叶产生“熟汤味”,至使口感变差,那是因为水蒸气大量蒸发所留剩下的水含有较多的盐类及其它物质、以致茶汤变得灰暗,茶味变得苦涩。
要泡好茶,还要掌握茶叶用量,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列,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用茶量的多少,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饮茶者是茶人或劳动者,可适当加大茶量,泡上一杯浓香的茶汤;如是脑力劳动者或初学饮茶、无嗜茶习惯的人,可适当少放一些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家庭泡茶通常是凭经验行事,一般来说,每克茶叶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为好,但茶类不同,用量不一。倘用乌龙茶,茶叶用量要比一般红、绿茶增加一倍以上,而水的冲泡量却要减少一半。茶叶冲泡时间的长短,对茶叶内含的有效成分的利用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红、绿茶经冲泡三至四分钟后饮用,获得的味感最佳,时间少则缺少茶汤应有的刺激味;时间长,喝起来鲜爽味减弱,苦涩味增加;只有当茶叶中的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被沸水冲泡浸提出来后,茶汤喝起来才能有鲜爽醇和之感。细嫩茶叶比粗老茶叶冲泡时间要短些,反之则要长些;松散的茶叶、碎末的茶叶比紧压的茶叶,完整的茶叶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长。对于注重香气的茶叶如乌龙茶、花茶,则冲泡时间不宜长;而白茶加工时未经揉捻,细胞未遭破坏,茶汁较难浸出,因此其冲泡的时间相对延长。通常茶叶冲泡的一次,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5%左右,第二次为30%。第三次为10%,第四次就只有1-3%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第一次冲泡80%左右被浸出,第二次95%被浸出,第三次就所剩无几了。香气滋味也是头泡香味鲜醇,二泡茶浓而不鲜,三泡茶香尽味淡,四泡少滋味,五泡六泡则近似于白开水。所以说茶叶还是以冲泡二三次为好,乌龙茶则可五次,白茶只能泡二次。其实,任何品种的茶叶都不宜浸泡过久或冲泡次数过多,最好是即泡即饮,否则有益成分被氧化,不但减低营养价值,还会泡出有害物质。茶也不可太浓,浓茶有损胃气。
各类茶叶的特点不同,或重香、或重味、或重形、或重点,泡茶就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发挥茶的特性。各种名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色、香、味、形各有千秋,细细品味却是一种艺术享受。要真正品出各种茶的味道来,最好遵循茶艺的程序,净具、置茶、冲泡、敬茶、赏茶、续水这些步骤都是不可少的。置茶应当用茶匙;冲泡水七分满为好;水壶下倾上提三次为宜,一是表敬意,二是可是茶水上下翻动,浓度均匀。俗称“凤凰三点头”。敬茶时应避免手指接触杯口。鉴赏名贵茶叶,冲泡后应先观色,后尝味、察形,当茶水饮去三分之二,就应续水,不然等到茶水全部饮尽,在续水时茶汤就会淡而无味。品茶程序最典型的还是乌龙茶,一招一式都有着美的意蕴。
泡茶时用开水冲泡茶叶,是茶叶中可溶物质溶解于水成为茶汤的过程。泡茶这一过程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不仅要有广博的茶文化知识及对茶道内涵的深刻理解,而且要具有高雅的举止,否则纵有佳茗在手也无缘领略其真味。初学泡茶者在模仿他人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加深思索,由形似到神似,最终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要想成为一名茶人,不应仅拘泥于泡茶的过程是否完整、动作是否准确到位,同时要增加文化修养,提高领悟能力。泡茶者的姿容、风度以及泡茶者的内心世界都会在泡茶过程中表现出来,到达以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做到能以茶配境、以茶配具、以茶配水、以茶配艺,融会贯通。茶汤的浓度均匀也体现了泡茶的功力所在,要想茶汤的浓度均匀一致,就必须练就眼力能准确控制茶与水的比列。茶人总结出的“浸润泡”和人们常说的“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都很好地体现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结合。中国茶人崇尚一种妙合自然、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饮茶、泡茶也是如此。茶生于山野峰谷之间,泉出露在深壑岩罅之中,两者皆孕育于青山秀谷,成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象征。茶重洁性,泉贵清纯,都是人们所追求的品位。人与大自然有割舍不断的缘分。茗家煮泉品茶所追求的是在宁静淡泊、淳朴率直中寻求高远的意境和“壶中真趣”,在淡中有浓、抱朴含真的泡茶过程中,无论对于茶与水,还是对于人和艺都是一种超凡的精神,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探求。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喝杯茶如此的讲究,大都难以理解。那是因为中国古老的茶道形式和内容多已失传,许多人甚至不知有中国茶道。赏茶有所谓“雀舌、旗枪”、“明前、雨前”之分,泡茶有惠山泉水、扬子江心水、初次雪水、梅上积雪之别,品茶还要讲人品和环境协调,领略清风、名曰、松涛、竹筠、梅开、雪霁等,凡此种种,尽在一具一壶、一品一饮、一举一动的微妙变化之中。
年第十一、十二期“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学习班分别定于9月9号—13号上海,9月21号—25号广州举办。
(年版《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上、下册封面,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书重约一公斤,购买可加作者联系购买。)
年第十一、十二期“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学习班,定于9月9号—13号在上海,9月21号—25号在广州举办,学习时间五天(白天+晚上),老学员复训免学费(一定提前报名)。此班加强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小儿疾病的讲解。
(上海学习环境)
根据参加学习人员的实际情况,每一期内容会有所变化和不同,可重复免费复训,每期限额十人左右,参加学习者,务必请提前报名,预留名额。受各种疾病困扰,需要调理身体的患者也可以与我联系,全国各地有以前学习的朋友开设的脏腑调理工作室,技术精湛、效果神奇,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推荐适合的老师,为您的健康保健护航。
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学习内容简介
一、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理念:
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是王英华老师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十多年的教学基础上,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整理出的思路清晰、效果显著、集养生、保健、治疗手法于一体的脏腑按摩手法。年出版《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发行十多万本,年出版《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修订版,以儒、释、道、易、医的思维阐述手法临床的运用和疾病的治疗,得到很多读者的高度好评。
“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是王英华先生提出的生命与形体同时调理的临床思维和理念,此法从调理后天之本脾胃入手,通过调节三焦,恢复气血,通调水道,疏解情志;调理脏腑,强化自治系统,恢复人的自愈功能,从而达到脏腑平衡,阴阳协调,上可益寿延年,中可强身健体,下可治病祛病的调理方法。
经两千余名学员共同验证后得出的结论,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特点:简单、易学、速效、安全,具有养生、保健、祛病、美容、延生、开智六大特点。
二、脏腑机能调整培训内容:
(一)理论学习内容:
1、《周易》与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
2、快速提高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全息调节法;
3、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法提出影响人体患病的五要素:心性、呼吸、饮食、环境、脏腑不调;
4、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与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
5、《道德经》、《庄子》与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
6、揭秘十四经络隐藏的生命与形体的奥秘;
7、诊断法:(1)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基本原则;(2)脏腑辩证;(3)望诊(4)闻诊(5)问诊(6)切诊
(二)手法学习内容:
1、脏腑按摩穴位配伍原则;
2、调整任脉法;
3、搜骨洗髓法:(1)通三关(2)调理三焦(3)调三压;
4、推腹行气法:(1)聚气敛神(2)运化中气(3)太极运转(4)调运玄牝;
5、点通督脉法;
6、推腑行气法;
7、推背升阳法;
8、疏肝理气法;
9、健脾和胃法;
10、头部分筋法;
11、颈部分筋法;
12、臂部分筋法;
13、腿部分筋法;
14、脏腑机能调整小儿增高法(本人多年研究成果。);
15、临床技巧。
三、调理范围
五脏六腑、颈肩腰腿疼、内妇儿科疾病的调理,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肺气肿、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溃疡、胃脘痛、胃炎、痞满、纳呆、胃下垂、腹泻、习惯性便秘、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脂肪肝、肾炎、肾病综合正症、肾结核、神经性失眠、三叉神经痛、癫痫、偏头痛、面神经麻痹、帕金森病、中风、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尿失禁、半身不遂、视力模糊、痉挛、结石、胆囊炎、肠梗阻、乳腺炎、前列腺增生、痛经、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抑郁症、子宫肌瘤、子宫脱垂、乳癖、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盆腔炎、佝偻病、百日咳、细菌性痢疾……
四、本期免费传授多种疾病的快速无药治疗方法:
(1)肩周炎:1至3分钟左右立感轻松;
(2)颈肩背酸痛:3至5分钟立感轻松;
(3)急性胃痛:3至5分钟消除症状;
(4)脚踝扭伤:对新伤复位不超过2秒钟;
(5)手腕崴伤:复位不超过5秒钟;
(6)坐骨神经痛:10次左右痊愈;
(7)呃逆:病情较轻的,病程较短的,1至5分钟消除症状;
(8)呕吐:一般1次消除症状;
(9)急性腰扭伤:3分钟左右可愈;
(10)腰椎间盘突出症久病:1至3分钟立感轻松;
(11)癫狂发作:狂呼叫骂、打人毁物3至5分钟可恢复正常;
(12)落枕:不用斜扳,3至5分钟消除症状;
(13)腹泄:1至3分钟左右可愈;
(14)高血压:1至3分钟左右可使血压下降;
(15)牙痛:3至5分钟消除症状;
(16)急性咽喉痛:3至5分钟消除症状;
(17)胸口岔气:3至5分钟左右可愈;
……
学习内容介绍
1、扶阳排浊指掌大力法:扶持阳气、增强体力、减肥健美,运用此法气虚肥胖有很好的减肥效果。
2、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特点:简单、易学;安全、速效;舒适、无痛苦;从本入手、完全符合中医的圆运动;生命和形体同时调节,治病医命。
3、对疾病的解读;
4、了解用汉字解读疾病的思路:如汉字解读艾灸;汉字解读脏腑按摩揉腹的意义。
5、生命与疾病的关系;
6、脏腑机能按摩法的作用:养护生命;保健身体;祛病疾病;美化容颜;开发智慧。
7、中医是文化,西医是知识。
8、拨阴取阳、转逆为顺、化克为生。
9、洞悉时代病的本质,创造有效的调理机制。
10、疾病的范围:①身体疾病。②生命疾病;身体不适、重病缠身、工作不顺、家庭不睦、意外伤害都数疾病的范围。
11、中医是符合中庸之道的文化体系,既可以养生健身祛病,生活中还要善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12、医学的秘诀在医外;
13、传统文化是学好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根本;
14、古之明医皆大儒——《医理大概约说》;
15、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16、医道从自然中来:天有行云,地有流水,人体气血应无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阴符经》;
17、治病首重调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18、不管任何行业成才的秘诀只有一个:一门深入、长期熏修;
19、探寻疾病从何而来?
20、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世界的四种力,探讨疾病的根源;
21、从细胞、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夸克、弦等理论思考疾病的产生;
22、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探讨自然与人的关系;
23、十二经络与任督两脉并称十四经络,十二经络主管人的形体系统,任督两脉统领其余六脉主管人的生命系统。
24、心性与疾病:有诸于内必形于外。
25、为什么生活方式相同的两个人,得病完全不同?
26、性格与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什么样的疾病一定有什么样的性格与之对应。
27、学习庄子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调理疾病的方法;
28、生命与形体的关系;
29、生命病与身体生病;
30、因果定律、曲线运动法则与中医临床、人性的关系。
31、重大疾病要明白,为什么受惩罚的是自己。同事、朋友或夫妻之间,在工作、生活中,明明错在对方,受惩罚的也应该是对方,而我们自己却重病缠身。
32、面相与心态
33、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如何补肾?各种肾病的调理思路,尿毒症等患者的性格特点?
34、从五行的角度分析癌症的起因和治疗机理;
35、臂部分筋法:(1)作用:打通臂部经络和肺系统的排毒通道;(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对网球肘、肩周炎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36、脏腑机能调整调理三焦手法之一:调理任脉。(1)调理任脉所用穴位;(2)调理任脉的目的:总任诸阴;(3)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4)任脉调理的适应症及范围。
37、任脉的起源,《汉书?王莽传》如何暗示任脉的诞生。
38、清初黄谷彩绘的《明堂经脉图》,任脉的图像是女性的含义。《周氏经络大全》云:“任之为有孕也,妇人生养之本。”
39、古人对任脉的论述:医书记载任脉的四种走向。
40、饮食:病从口入。民以食为天,不正确的饮食是导致急慢性疾病产生的根本之一。
41、病人不忌口,忙坏大夫手。
42、牛奶与人体的健康
43、反季节蔬菜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很多人受寒湿困扰,运用适当的手法让身体温暖起来;
44、天清地浊,自然之理,上焦清净,下焦排浊,人身之理,人生病是因为上面不清净,下面不排浊;
45、古人修仙的饮食思路;
46、气味重浊的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47、呼吸:气是身体的能量,百病生于气,掌握正确的呼吸是养生的第一要务。
48、呼吸健身长生法:从内景图中寻找人体最机密的穴:元神穴。针之不及,灸之难到,可以通过呼吸调理。
49、呼吸对减肥的效果和机理。
50、呼吸对重症患者的意义。
51:脏腑机能调整之疏肝理气法:(1)作用:疏肝理气、行气活血;(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对胃病、腹胀、肝气不舒、胁肋疼痛、妇科等病效果极为显著。
51、环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52、自然与人体的对应关系,树木植被的减少与人文环境变化的关系,木生火的环节出现问题,引发肾病、脾胃病、心脑血管等等疾病的增加。
53、外界环境的变化与人体的疾病:树木越长越高,楼房越盖越高,孩子越长越高的原因与阳气的关系。
54、人体阳气充沛,肢体柔软,与房屋灯光颜色、装饰的关系;
55、皮肤颜色,形体与疾病的关系;
56、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分析糖尿病的治疗思路。
57、脏腑机能调整之颈部分筋法:(1)作用:颈椎对人体的生命和健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对颈椎病、头晕、高血压、头痛,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58、了解楼层五行对人的健康和运气的影响;
59、一切疾病都是升清降浊紊乱;
60、善治病者,先调其气,次疗诸疾病;
61、擒贼先擒王,治病抓主症;
62、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消,土要生万物,必须要升清降浊,阳升湿降;
63、大动耗气,小动生气;
64、妇人百病当先调经,经调百病轻;
65、情绪与经络的关系。
66、四关的运用;
67、疏通三阴三阳法;
68、古代金銮殿上皇帝面南背北,文东武西的安排,与人体左升右降的内在联系。
69、八个字概括脾胃出现疾病的表现。
70、脏腑机能调整调理三焦手法之二:从左升右降,土气斡旋,一气周流理论,引伸出的各种疾病穴位的配伍。
71、脏腑、24节气与椎体的关系;
72、任脉穴位、节气、椎体的关系;
73、舌诊:自然环境与舌苔,舌苔被称为天然胃镜,就像土地上生长的万物,把舌苔喻自然,就可以轻松从舌苔解读身体虚实寒热的密码;
74、中医药“补肾”的含义与方法;
75、治木必先安土、土可旺四肢九窍十二经络。
76、抒发心情及预防肥胖的锻炼方法;
77、脏腑机能调整与病机十九条;
78、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三关开关法:开关打开,后背处于温热状态,后背主阳,阳气生发;使全身温热。
79、脏腑机能调整之清胃健脾法(包含推背升阳法):(1)作用:调理中焦、扶持阳气;(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胃病、腹胀、消化不良。
80、百会、神阙、涌泉三大穴位的应用。如,百会一穴治疗感冒、美尼尔氏病、头晕、头痛、眩晕、脱肛、尿道炎、高血压、低血压等多种疾病的运用方法;
81、头部分筋法:(1)作用:疏通头部经络;(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头痛、高血压,脚发热。
82、先天疾病是如何导致的?怎样避免先天疾病的出现。
83、中医解读一、二、三、四、五(为何三之后,不再用横线表示):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天人地,四为万物生,五为……
84、从数字解读揉腹或其他手法时21次、36次、49次蕴藏的秘密;
85、从易医解读人体的温度为何是37度?其中隐藏的道理;
86、伤筋动骨为何需要一百天?
87、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感悟命运和疾病的秘密(调理重病不可不知的内容)。
88、十二官对脏腑机能调整的意义;
89、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调理三焦手法之三搜骨洗髓法:(1)作用:与任脉配合使用,疏通全身气机;(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对体形庞大,痰湿严重、施以脏腑点穴按摩法任脉调理难以速效的时候,可以此法代替。辩证施治,灵活配伍,操作后,三焦通畅、三关舒适、气机通畅。
90、脏腑机能调整手法学治癫痫的机理:先祛痰,治痰先治气,气行则痰化不生(风痰阻闭、痰火上扰、痰瘀阻窍)。
91、古人对督脉的论述:古代医书记载督脉的两种走向。
92、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之督脉调理法。(1)作用:疏通督脉气机;(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与任脉配合使用,通调全身气机。
93、调气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脊椎紊乱等脊柱问题引发疾病的意义。如:胸阳不振,必驼背;肝气不伸,必左陷;肺气不降,必右突;肾气不足,必背僵。
94、从形体和生命的角度阐述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思路,强制对应柔软,肝主筋,筋主柔,赖气以煦之,血以濡之……
95、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思路,腰,肉中最重要的地方,腰处于上下左右的中间,中间脊柱处于背后的左右中间位置,中间的位置由脾胃所主,中焦脾胃是关键……
96、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之推腑行气法。(1)作用:大补元气、增强脏腑功能,扶阳减肥;(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与任脉和搜骨洗髓配合使用,增强效果。
晚上:
97、五脏生理疾病示意图。
98、脏腑机能调整手法临床运用的四诊概念:望闻问切。
99、腹诊。
、两本三枢:先天之本为肾,后天之本脾胃。少阳枢,少阴枢,太阴脾所主的升降之枢。
、怀孕前后的诸多因素对孩子终身命运的影响。
、孔子见老子,回来后三天而不语……通过老子与孔子的对话,我们如何感悟技术的运用?
、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为什么春秋用分,冬夏用至?与临床的关系。
、阴成形,阳化气的理论在脏腑机能调整临床中的应用。
、善补阳者阴中求阳,消耗阳气的方式有哪些?
、目前所行的运势(三元九运)与我们的关系。如按摩行业的发展、房价的走向,如何顺势而行。
、抑郁症:思则气闭,肺气闭郁,肝气不达,脾土板结。当以调节三焦,使其气机宣通为要。肝喜条达(肝气能调达,必须无痰浊阻碍),一旦抑郁,必横逆犯胃,因此,情志不遂,鲜有胃口常开之人。初郁气滞,久郁必损心阳、膻中气少,膻中喜乐之官,气足则喜,气虚则郁。
、学会给疾病找去路.
、胸闷腹胀,痰多:胸者,心阳所布,腹者,脾阳所布。胸主天气,腹主地气。心阳虚则痰阻高空,脾阳虚则湿阻地表。
、肥胖:身体肥肿,皆主痰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宫寒的治疗方法:子宫的解释,称子而不称丑、寅、卯、辰宫,子为北方,六十甲子之首,宫为室,妇人称寝曰宫……
、五行的范围、归属及生克特点。
、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之腿部分筋法。(1)作用:疏通腹部排毒的通道,疏通经络;(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对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不适,及各类腿部疾病。
、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遵循脾主四肢、脾阳不升四肢不举的中医理念,对颈肩腰腿疼痛的快速治疗机理;
、乳腺增生的治疗思路: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
、点穴的力度对饮食的影响;
、技巧手法分享;
、疏通经络是决定外用药是否更为有效果的关键。
、临床特效食疗法分享。
、类风湿的调理方案;
、学会和疾病对话;
、不孕不育症的原因及治疗思路(男有九种,女有十种情况导致的不孕,其他情况);
、八髎穴的解释:八主坤,坤主脾胃,主女性;髎,主空隙……
、肝开窍于目,干眼症的调理。
、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之推腹清脏法。(1)作用:强壮脏腑功能;(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便秘、腹胀、消化不良。
、探讨“病气”的原理;
、从《道德经》和《庄子》寻找调理抑郁症、自闭症的方法。
、一用就灵的小儿保健手法,姓名对婴幼儿的身体影响。
、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之清胃健脾法。(1)作用:增强脾胃功能,恢复土气斡旋的能力;(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胃病、腹胀、颈椎病、腰痛、妇科疾病
、分清手法中的没有用和不会用的区别。
、三至五秒钟消除腕部腱鞘积液。
、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临床治疗范围。
、手法调理过程中的瞑眩反应。
、治疗过程医患双方的五行气场要相互融合。
附:已经参加过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老学员进修,相应班次,免收学费,但每次名额有限,也需要提前预约名额。年,王英华先生在多年临床的基础上,再次把技术全面升级(高级班分为易医篇、医理篇、五行篇、手法篇、人性篇。每个篇章又分为三至五项单独内容、每项内容预计学习时间需要三至五天。),已经参加过“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老学员,提供五十个以上运用“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临床治愈病例,可以提出申请,免费学习。
培训地点:上海9月9号—13号
广州9月21号—25号
报名
报名方式:提前预定名额(提前报名,拒绝空降)
报到时间:上海9月8号报到
广州9月20号报到
培训时间:上海9月9号——9月13号,五天(白天+晚上)
广州9月21号——9月25号,五天(白天+晚上)
报名学习条件,请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