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包括肺结核、骨结核、喉结核、脊柱结核、甲状腺结核、胃结核等。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宣传主题为“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主题开展了各类关于防治结核病的宣传活动。
知识培训
下乡讲课
上街宣教
宣传折页
活动中,村民们踊跃报名参与,医护人员耐心讲解关于结核病的各类预防知识,在与村民的互动中,使得大家对结核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正常人接触肺结核病人后,若吸入肺结核病人呼出的带结核菌的飞沫,有可能感染疾病。此病曾肆虐全球,被视为“白色瘟疫”。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是主要途径,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其他途径传播少见。
婴幼儿
老年人
易感人群
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例如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糖尿病患者。另外,生活贫穷、居住拥挤、营养不良者易感染。
典型症状
1
发热:发热是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
2
咳嗽、咳痰:表现为刺激性咳嗽。
3
盗汗:常发生体质虚弱的患者。
4
疲乏无力:约有50%的肺结核患者表现疲乏无力。
5
体重减轻:由于食欲不振以及发热消耗等致体重下降。
6
内分泌功能紊乱: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女性月经失调和闭经。
结核病与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结核病与艾滋病
一对“难兄难弟”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而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一个是细菌性疾病,一个是病毒性疾病,乍一看二者毫无关系,其实二者关系密切。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大量杀害淋巴细胞,摧毁人体免疫功能,结核杆菌便趁机感染或大肆活动,致人于死地。
结核病是艾滋病病人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检测方法
内镜检查
HIV检测
细菌检测
影像学检查
饮食调理
食用禁忌
忌辛辣食品
忌海鲜发物
忌烟酒
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
按时用药
避免劳累
日常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减药停药。
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导致免疫力低下。
预防措施
★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可有效预防肺结核重症疾病。
★平时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患者的日用品、衣物、被褥等应注意晾晒。
不忘初心锐意进取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
供稿:潘豪、钱翠华
编辑:于舫
审核:顾红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