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胃结核治疗专科医院 >> 胃结核病因 >> 宝宝病艾灸治,为孩子撑起ldquo艾

宝宝病艾灸治,为孩子撑起ldquo艾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每个家庭的小太阳。如果孩子生病了,全家人的心情就是阴天,雨天,见不到阳光。但是,咳嗽、夜蹄、腹泻、厌食、消化不良等症,总是会不请自来,频频光临。如果您学会了使用艾灸疗法,就相当于给孩子的健康罩上了一具保护伞,把疾病挡在散外,让孩子茁壮成长。

艾灸大椎穴、风门穴和肺俞穴,彻底祛除百日咳

在年伦敦奥运会上,有一位不到18岁的年轻选手获得了十项全能冠军,全世界都为之倾倒,他就是马赛厄斯。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马赛厄斯小时候却体弱多病,基本上小儿常见病他都领教过,当然也包括百日咳这种世界性的儿科疾病。

在我国,最早记载百日咳的资料,可见于儿科之祖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书中这样写到:“杜氏有子五岁,自十一月病嗽至三月未止……其候面青而光,嗽而喘促哽气,又时长出气”。

正如记载所述,百日咳多发病于l~5岁小儿,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其以冬春两季最盛。它属于呼吸道系统的传染病,患儿在百日咳期间非常痛苦,咳嗽起来很难打住,面红耳赤、眼泪鼻涕直流,直到咳出粘痰,甚至引起呕吐,才能有所缓解。咳嗽后还常伴有鸡鸣一样的吸气吼声。在一天之内,反复发作,少则几次,多则十多次。病程缓慢且长,可达2~3个月之久,所以叫做百日咳,一般有初咳期、痉咳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当发现孩子患有百日咳,应该早日治疗,切不能拖延或置之不理,以免造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乃至并发肺炎、乙型脑炎等。一般来说,经过合理治疗,能缩短病程,治愈后也不会复发。“赶早不赶晚”,治疗百日咳最好从初咳期着手,下面就从中医角度来分析一下。

中医认为,身体不佳,先天不足,后天缺补,导致肺脾气虚,内隐伏痰,外感风邪,是引起百日咳最为常见的原因。肺主气,气行则经络畅通;脾主生化,生化有力,则没有淤积。当脾肺虚弱,脾化不足,则气机不畅,内有淤积,久化为痰湿。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当风邪入体,与痰湿而结,酿成浊痰,阻塞气道。肺失清肃,肺气上逆而静脉怒张,从而引起咳嗽、面红耳赤、涕泪交加、呕逆作吐。呕吐有碍脾胃运化,滋生痰浊壅肺,又致痉咳,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绵长不愈。

一般来说,初咳期的百日咳类似于感冒,病情在夜里会加剧,咳嗽、流鼻涕、打喷嚏较为频繁。和感冒一样,它也分为偏风寒型的和偏风热型两种。偏风寒的患儿会有咳嗽声较为重浊,痰稀白,怕冷无汗,舌苔发白等症状;偏风热的患儿会有发热出汗,咽喉红痛,痰黄,舌苔发黄等表现。

对于复杂的病情,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在这里,向大家推荐隔姜艾灸大椎穴、风门穴和肺俞穴的中医疗法。操作起来非常便利:将新鲜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吸去姜汁,依序放在这三个穴位上,每个穴位灸3~5壮,每天1次。这里需要选用小艾柱,因为孩子皮肤娇嫩,火力不能太强,灸的时候必须小心,以皮肤发红,稍有灼热为度。

为什么选择这三个穴位呢?先说大椎穴。大椎穴很好找,位于背部的最高点,也就是脖子后面脊梁上方凸起的那个地方,古人称它为“诸阳之会”,“阳中之阳。”因为它是督脉的要穴,又和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交汇,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当阴阳不平,或者人体受寒受热时候,多取本穴来调理。

大椎穴

灸法:隔姜灸,3~5壮。

艾灸大椎,能疏通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经气、调整气血,补充阳气,散寒驱邪,从而有效防治百日咳。不仅如此,艾灸大椎,还能补充人体的肾阳,增强身体抵抗力,防御其他疾病的侵袭。

再说风门穴。风门属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相交会,名取风门,意指它是所有风邪的门户,出入的要道。它又叫热府穴,即热气聚集的意思。风门穴是防治感冒及肺部疾病的著名要穴。据日本针灸学家代田文志在《针灸临床治疗学》中介绍说:“无论谁到了18岁,就要灸风门,以预防感冒及肺结核。”在古代日本民间还有“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艾灸风门能使脊背感到暖和,可通一身的阳气,加强卫外抗邪的能力。对于百日咳的患儿来说,灸风门能祛除体内的痰湿,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对痊愈极有帮助。

风门穴

取穴:正坐低头;或俯卧,双手垫于胸前,屈颈。由颈背部交界处椎骨的高突处(即第7颈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2胸椎),再从其棘突下缘旁开量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灸法:隔姜灸,3~5壮。

最后是肺俞穴。顾名思义,它是肺脏相应的背俞穴,俞即是“输”的意思,意指运输、排泻。当肺气壅滞,艾灸肺俞,能将肺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导入膀胱经,最终由尿液排出体外。可以说,它是肺脏最好的排泄孔道,有极强的宣泄功能,能最大可能的清肺理气。因此,对于百日咳患儿来说,艾灸肺俞不可或缺。

肺俞穴

灸法:隔姜灸,3~5壮。

不过,如果宝宝太小,建议使用敷足疗法。具体这样来操作:取新鲜大蒜5枚。将大蒜捣为泥状,外敷于涌泉穴,然后将胶布或者绷带固定。每敷24小时换1次药,一般来说,敷一周即可见效。在这个敷法中,大蒜辛温,归脾、胃二经,有行滞气,暖脾胃的功效,历来是治疗饮食积滞、百日咳的首选。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灸之能散热生气,祛湿化痰,利于治咳。

通常,百日咳的宝宝食欲都不太好,因此家长需要精心调理膳食,适宜少食多餐,平时应多做些富于营养、易于消化,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在这里,推荐一个适合于百日咳初期宝宝的汤食——萝卜蜂蜜饮。做起来非常简单:取新鲜白萝卜一个,捣烂取汁,或者用榨汁机也行。将取出的汁水,用蜂蜜调匀。如果汁水为20毫,蜂蜜宜对半,即10毫升。一次性服完,每天1~2次。

本汤中,白萝卜性甘凉,富含维生素C,能化痰热,解湿毒,辅助治疗咳嗽、咽痛等病疗效极好。在江浙沪一带,甚至有“冬天萝卜赛人参”的民谚。蜂蜜不仅滋味甜美,用处也极其广泛,《本草纲目》说它:“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向来是润肺止咳的佳品,与萝卜搭配,既能减轻萝卜的辛辣,又中和了蜂蜜的甜性。对于宝宝来说,本汤味道鲜甜,可口怡人,容易被接受且常喝不腻,在治病的同时,还能补充营养,促进生长。

另外,百日咳的宝宝发作时,会由于身体不适而吵闹不休,甚至会有无理要求。据说万历皇帝小时候,就患过百日咳,每当发病不舒服的时候,他会整晚不睡觉,要求他的贴身太监冯保伏地当马,他骑在冯保的背上,命令冯保趴在砖地上绕圈,这样才能慢慢的安静下来。

现在的小孩子也算是家里的“小皇帝”,但家长们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满足孩子的不当要求,例如吃冰激凌、喝冷饮料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努力给予孩子一个安静的空间,良好的休息环境,犯病期间,不要带孩子外出,尤其是不能再接触百日咳的患儿。最后提醒一点,如果孩子咳嗽粘液太多,不能应用镇咳剂,这会使分泌的粘液无法从阻塞的气道中排出来,百弊而不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保健艾灸师》培训考证班,每月1日、15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负责全国培训,每月21日北京大医堂培训机构负责全国统一考试。了解艾灸培训详情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dz.com/wadzz/12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