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应用时应注意哪些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1)对代谢影响:糖代谢(能促进糖原异生,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慢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增加血糖来源),蛋白质代谢(加速胸腺,肌肉,骨等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还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因此长期用药可以出现肌肉消瘦,骨质疏松,皮肤变薄,伤口愈合延缓等),脂肪代谢(大剂量长期使用可以增高血浆胆固醇,激活四肢皮下脂肪酶,使皮下脂肪分解,重新分布于面部,胸,背,臀部,形成向心性肥胖,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水和电解质代谢(能作用于盐皮质激素受体产生较弱的盐皮质激素样潴钠排钾作用,长期用药会导致骨质脱钙)
2)抗炎作用:药理剂量使用时影响参与炎症的某些基因的转录,产生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物理性,化学性,免疫性及病原生物性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早期能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渗出,水肿,炎症后期能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阻止肉芽组织增生,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
3)抗过敏反应:能减少过敏介质的产生,缓解过敏性疾病的症状
4)抗休克作用:能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扩张血管、稳定溶酶体膜等发挥抗休克作用
5)抑制免疫功能: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抑制体液免疫功能。也能抑制组织器官的移植排斥反应和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
6)退热:能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少内热源的释放,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同时还有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和胰高血糖素的血糖升高作用,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
临床应用:
1严重感染或炎症:严重急性感染(用于中毒性感染或伴有休克,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性,减轻中毒反应,争取时间进行抢救),抗炎治疗及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结核性脑膜炎,脑炎,心包炎等早期使用可以减少炎性渗出,减轻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及粘连,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2免疫相关疾病:自身免疫病(对多发性皮肌炎为首选),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等能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的组织损害和炎症过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异体器官抑制手术后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3抗休克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及早短时间突击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4血液病: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局部应用:对湿疹,肛门瘙痒,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有效,也能用于肌肉韧带或关节劳损,也能用于眼部和呼吸道
6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者
应用时应注意的不良反应:
长期大剂量使用:
1可引起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长期使用过量激素引起脂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皮肤变薄,多毛水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等。
2诱发或加重感染:长期使用可以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的感染病灶扩散
3引起消化系统并发症: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粘液分泌,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
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长期使用导致水钠潴留和血脂升高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刺激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增加钙磷排泄
6糖尿病:促进糖异生,降低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会引起糖代谢异常
7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会改变房水流畅性,引起眼压升高。
8对妊娠影响:能通过胎盘,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胎的发生率
停药反应:
1减药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低血压和休克等
2反跳现象: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导致原有症状复发或恶化,需要加大剂量再进行治疗
3应用时还可能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无效
大剂量冲击疗法:用于急性,重度,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抢救,如休克,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等,氢化可的松首剂-mg,一日量可超过1g,逐渐减量,疗程不超过3-5天
一般剂量长期疗法:用于结缔组织病和肾病综合征,用泼尼松口服。每日清晨一次给药法:每日清晨7-8点总药量一次给足。隔日清晨给药法:两天药量于一天清晨6-8点一次给与,隔天再给。
小剂量替代疗法:治疗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一般维持量,可的松每日12.5-25m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