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
什么是肌酐
人体内肌肉代谢产生的肌酐进入血液,称血清肌酐。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人肾小球损伤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血清肌酐升高。临床意义
(1)升高体内失水,如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劳累,休息不好也可引起一定范围的血清肌酐升高;
尿液异常:如尿量增多导致血液浓缩,长期出现血尿、蛋白尿的人;
感染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导致的急性肾脏损害;
高血压或糖尿病导致肾脏损害的患者;
肾脏病的患者,病情复发会导致肌酐升高;
妊娠期及食用肉食后2-4小时内血清肌酐可生理性升高。
(2)下降临床意义不大,人体瘦小和肌肉含量少的人可能偏低。谨记:血清肌酐正常不代表肾脏没有问题,因为血清肌酐的值的决定因素是肌酐清除率。通俗的说,只要有一个肾可以正常工作,另一个肾没有功能了,也能清除代谢产物使得血清肌酐正常。尿酸
什么是尿酸
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经过一系列代谢之后生成尿酸。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疾病导致嘌呤代谢增加都会导致尿酸产生过多。
临床意义
(1)升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肿瘤细胞增殖导致核酸分解代谢增强;
肾功能减退;
妊娠反应及食用富含嘌呤核苷酸的食物;
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和铅中毒。
(2)减低可见于恶性贫血、范可尼综合征和服用降尿酸的药物。谨记:高嘌呤食物有大豆制品、动物内脏、海鲜类、某些蔬菜(如香菇、芦笋、菜花等)和啤酒类饮料。患有痛风疾病或高尿酸时应当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尿素氮
什么是尿素氮
尿素氮是氨基酸代谢的终产物之一。进食较多的高蛋白食物,短时间内不能迅速排除过多的氮质,会导致尿素氮升高。
临床意义
(1)升高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
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烧伤、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脱水、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肝肾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前列腺肥大、肿瘤压迫所导致的尿路梗阻或两侧输尿管结石等。
(2)降低临床意义不大,偶见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β2微球蛋白
什么是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分子量为11.8kDa的小分子蛋白,主要由淋巴细胞合成。可自由通过肾小球,被肾小管重吸收,仅有少量由尿排除。
临床意义
β2微球蛋白升高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或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可引起肾损害的疾病;
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活动期);
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乙肝、丙肝或艾滋病毒感染时,β2微球蛋白可升高;
服用某些药物,如干扰素-α、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可使β2微球蛋白升高。
胱抑素C
什么是胱抑素C
胱抑素C又名γ-微量蛋白,能自由从肾小球滤过,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种内源性标志物。
临床意义
血清胱抑素C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临床可用于抗生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微小损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肾小球早期损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
什么是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一特定物质的能力,临床上主要用于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
临床意义
1)在大部分健康人中,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1.73m2。
2)在有些人(如老年人、婴儿)中,肾小球滤过率为60-89mL/min/1.73m2且不伴有肾脏损伤可能是正常的。
3)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mL/min/1.73m2之间超过三个月以上,伴有肾脏损伤(如持续蛋白尿)时,意味着有早期肾脏疾病。
4)当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以上,说明存在慢性肾衰。
年龄是如何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
即使没有肾脏疾病的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降低。但是,不同个体之间有重大差异,并且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正常衰老导致。
温馨提示:疾病的诊断需要依靠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如有不适,请及时就诊。END
供稿
姚爱华
编辑
王丽妃
审核
帅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