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是农历冬季的第5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1月5日-7日之间,在二十四节气中它排行倒数第二。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时节,意味着我国大部进入严寒期,人们开始经历一年最冷的时段。
冬练三九注意什么
冬季锻炼身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1,冬季宜早睡晚起,所以锻炼的时间最好在日出后,气温略高时才开始锻炼。如遇早晨时出现大风、大雾、寒流冷空气,不宜进行露天锻炼,可在室内或阳台上进行锻炼。
第2,由于天气寒冷,体表的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粘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度降低。所以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暖身活动,准备动作做好,可避免锻炼时发生运动损伤。暖身准备活动可做一套广播操、拍打手足肌肉、擦面、慢跑等。
第3,进行锻炼时衣服不要穿得过厚,可穿合适的运动服,注意防寒保暖,做暖身准备活动后再脱下厚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后要及时加穿衣服,注意保暖。
第4,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关节炎者,做暖身准备活动时切切注意,尽量避免长时间在低温、湿冷的环境中运动,运动中如有身体不适感,应医院检查。
三九进补:怎么补?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句精辟的民谚道出了小寒进补是何等的重要,按照传统中医理论,冬天宜温补养肾。但虽然此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要做到个体化调补,阳虚的要补阳,阴虚的要补阴。选择食材应对症补阴养阳,推荐6款滋补肉类:
1.羊肉—补肾助阳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见菜,在小寒节气适宜多进补。羊肉属热性,有补肾助阳的作用,羊肉还能缓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顿羊肉,无疑是一大乐事。
2.牛肉—补脾益胃
牛肉可补脾益胃、补气养血、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很适合肥胖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3.鱼肉—补益筋骨
鱼肉可温养阳气、补益筋骨,其中以鲈鱼的价值最大。《本草纲目》记载:“味甘平,入肝脾肾经,有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益肝肾,安胎补中。
4.鸭肉—温补虚劳
鸭肉补虚滋阴、利尿消肿、养胃生津,鸭肉适合体内有热易上火的人食用;低热、体弱、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和水肿者食之更佳。
5.虾肉—补肾祛毒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祛毒等作用。虾肉的营养很多,适合肾虚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等症。
6.鹌鹑肉—补益五脏
鹌鹑肉具有补益五脏、清热利湿、利水消肿等功效。鹌鹑肉很适合老弱病人食用,还可辅助治疗贫血、糖尿病、神经衰弱、肾炎水肿、肺结核等疾病。
肝胆-
(更多关于肝了解:建议点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绿色咨询预约通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