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第七届“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活动即将开幕!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它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后世据此发展出指导针对某些内科疾病的治法,“冬病夏治”是其典型代表。
传统意义上的“冬病”一般是指易于在冬季发病或者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什么是“夏治”呢?理解起来其实比较容易,就是针对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在夏天疾病缓解期的时候治疗,来减少在冬天或者春天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的程度,顾名思义“冬病夏治”。
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人们最容易贪凉饮冷耗伤阳气的时候,“三伏天”在人体相关穴位敷贴辛热温阳之药物,扶助人体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减少在阴寒较盛之冬秋季节,由于阳气不足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复发。
简言之,其机理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来达到使冬病大大降低发病概率和减缓症状,有些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哪些疾病可以通过“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多种肺系疾病,以及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疾病。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类慢性胃、肠功能失调,慢性结肠炎;阳虚患者尤适宜。
3、慢性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椎病,各类关节疼痛。对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硬皮病、产后风湿症、软组织风湿症和颈肩腰腿痛等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有良效。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要注意哪些事项?
1、“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同样适应于成人和儿童。成人每次贴8-10小时,儿童一般贴2-4小时,若敷贴局部皮肤瘙痒、灼热难受,应及时撤除胶布及药物纱布。
2、若敷贴处出现瘙痒、起泡、甚至溃烂,其治疗效果最有意义,但不要搔抓,应医院咨询、诊治,避免皮肤感染化脓。
3、敷贴后忌剧烈活动,小儿敷贴应防止小儿将药物抓掉或抓破皮肤。
4、敷贴后当天忌冷饮,少出入空调房。
5、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糖尿病患者、瘢痕体质者、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进行敷贴疗法。
年时间安排:
第一次治疗年6月21日(夏至)
第二次治疗年7月17日(初伏)
第三次治疗年7月27日(中伏)
第四次治疗年8月6日(中伏加强)
第五次治疗年8月16日(末伏)
咨询、就诊地点:
医院住院综合楼五楼治未病中心及六楼多功能厅
——/
医院历届“冬病夏治”活动图片集锦
请转告给有需要的朋友们!
注:医院在活动中拍摄,本着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基本都选取侧面拍摄,如有不妥之处望包涵。
来源:医院编辑:小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