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胃结核治疗专科医院 >> 胃结核症状 >> 传说中的ldquo发物rdquo

传说中的ldquo发物rdquo

 

艾叶

中医讲堂

第61期

传说中的“发物”到底是啥?发物

大家都知道“埋线”是治疗鼻炎和减肥的神器了,而最近到门诊进行“埋线”治疗的朋友也不在少数,每次医生都会交待:“在穴位停止胀痛前不要吃发物哦”,然后朋友们就会问“什么是发物啊?”。那么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传说中的“发物”到底都是些啥。

01

有这么一个传说——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明王朝建立后,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受“骄兵悍将”的威胁,朱元璋开始对自己的老战友亮出了屠刀,众多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都被杀害,老将徐达也不例外。

据说徐达由于常年征战受伤,背后长了一个大脓疮,郎中嘱咐徐达必须忌口烧鹅,否则就会不可救治,可朱元璋偏偏以探望的名义赐徐达一个烧鹅,徐达看到烧鹅后知晓朱元璋的用意,含泪将其吃下后背疮发作而亡。

古代记载的疮与痈疽,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皮肤感染所造成的脓包,徐达背上的应该是一个超级大的脓包。对于现代人来说,脓包绝对是个小病,只要做一个小手术就可以将其根治,或者有些用抗生素也可以治好。可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无法对病人进行手术,故此背疮也就成了绝症。

《本草纲目》中记载:“鹅,气味儿俱厚,动风,发疮。”现代医学认为鹅肉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铜、锰和维生素A、B1、B2、C等成分,用于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人群,是一味大补之品,中医认为可发疮毒,因此忌用于有疮之人,食用可能加重病情。

02

中医是如何认识“发物”的?

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它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发”,可以理解为“诱发、引发、助发”。

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发病。

03

发物的致病原因

发物之所以会导致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有学者归纳起来认为有三种可能性:

一是一些动物性食品中含有某些激素,会促使人体内的某些机能亢进或代谢紊乱。如糖皮质类固醇超过生理剂量时可以诱发感染扩散、溃疡出血、癫痫发作等,引起旧病复发。

二是某些食物所含的异性蛋白成为过敏源,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复发。如海鱼虾蟹往往引起皮肤过敏者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脓疱疮等顽固性皮肤病的发作。豆腐乳有时也会引起哮喘病复发。

三是一些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酒类、葱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对炎性感染病灶,极易引起炎症扩散、疔毒走黄。这就是中医所说热证实证忌吃辛辣刺激性发物的道理。

04

常见“发物”有哪些?

一为动火发物能助热动火、伤津劫液,如烟、酒、葱、蒜、韭菜、油炸物、牛羊肉等。发热口渴,大便秘结的人不宜食用,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应忌口,结核病及伤口发炎的人也不适合。

但对于阳虚怕冷之人,吃这些发热食物往往有驱寒益阳的作用,适合食用。

二为动风发物多有升发、散气、火热之性,能使人邪毒走窜,如海鲜、鱼虾蟹、猪头肉、鸡蛋等。有荨麻疹、湿疹、中风等疾病者,或者过敏患者不宜吃。   

三为助湿发物多具有黏滞、肥甘滋腻之性,如糯米、醪糟、酒、大枣、肥肉、面食等。对于痰湿体质、患湿热病、黄疸、痢疾等病者忌食。这类人一般比较胖,容易困倦,舌苔白腻。

  四为积冷发物多具寒凉润利之性,能伤阳生寒,影响脏腑运化,如西瓜、冬瓜、雪糕、冷饮、四季豆、莴笋、柿子等。脾胃虚弱的人要慎食,过食会造成胃虚冷痛、肠鸣腹泻。

  五为动血发物多有活血散血之性,能动血伤络,迫血外溢,如羊肉、狗肉、胡椒、辣椒、桂圆、烧酒等。月经过多、皮下出血、尿血、痔疮等人忌食。另外由于生山楂活血,怀孕期间是不建议食用的。

  六为滞气发物如大豆、芡实、芋头、薯类、油腻食品等。这些食物多具滞涩阻气、坚硬难化之性,也就是不容易消化,积食、诸痛者不宜食。

七为光敏性食物指那些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如莴苣、茴香、苋菜、荠菜、香菜等,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少吃。

05

所以所谓“发物”不能吃,也是要分体质和分疾病类型的,忌口也是个辨证的过程。而开篇说的埋线之后短时间内不能吃的“发物”,是指那些高蛋白食品和热性食物,比如牛肉、羊肉、海鲜、酸笋、辛辣刺激的食物等。因为“埋线”所用的药物线本身就是异体蛋白线,再增加高蛋白的食物则容易引起红肿过敏反应。石医师亲测,埋线当天就嘴馋吃了香菜炒的小炒黄牛肉,之后的三天埋线部位都肿成鸡蛋大,作为反面教材分享给大家。

相关链接:中医养生——忌口

和北中医教授一起辨识自己的体质

和北中医教授一起辨识自己的体质(下篇)

END·

编辑|w

中医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dz.com/wazz/122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