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贤妹妹,我想你,神思昏昏寝食废。
祝英台:梁哥哥,我想你,三餐茶饭无滋味……”
这是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中的唱词,相信所有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能够感同身受。可是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心里想念一个人的时候,会吃不下饭呢?
这个问题还得从“脾”来解释。思伤脾,长时间地思念一个人,很容易导致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凝聚不动,伤害脾气。而食物的消化功能是由脾来完成的,所以,当一个人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情绪当中,无法自拔的时候,脾就无法正常运化,胃的食物没有经过消化,自然就无法再吃下东西了。所以说。“相思病”其实是“脾病”。
不仅胡思乱想会影响人的脾胃,影响脾胃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工作压力、胡吃海喝、饮食不规律等等。而现代人,有几个能摆脱这样的生活方式呢?几乎没有,所以现代人里面,脾胃不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说老张吧,快奔四的人了,大多数这个年纪的人,一个个都都像刚出蒸笼的包子一样——发福发的,但老张呢,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加上个子高,看上去像子两根筷子插个馒头似的,怪吓人的。
他什么情况呢?酒肉穿肠过,吃进去的是草,排出的是宝,人家脾胃好的人,吃的是秤砣,拉出来的是铁丝,他倒好,啥还是啥,比如昨晚吃的木耳金针菇,拉出来还是木耳金针菇。
再来说小张,看上去白白胖胖的,但胖不等于壮,小王就是这样,看上去虎背熊腰的,可实际上呢,虚得连路都走不稳,见墙扶墙,见梯扶梯,跟他一起走的人,若不能瞬间变人肉拐杖,那就等着吧,十分钟能走完的路,他可以分成十段来完成,每段刚好十分钟。
小张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爱好,就是爱好出汗,即便坐着一动也不动,衣服也能拧得出水来。他和老王一样,胃口也很不好,稍微吃多点,肚子就鼓得跟皮球似的,而且经常跑肚拉稀。
小张和老张,一胖一瘦,问题都出在消化不良上。生活中,我们可能远不及小张和老张那么夸张,但要说消化方面的问题,多少都会有一点,谁也不能例外。
所以呢,每个人都需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每个人都需要把自己的脾胃调理好。
要调理好自己的脾胃,有一个穴位不能不谈,那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艾灸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5-20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
要知道,在人体的多个穴位中,它是功效最多一个,有人说它有白术之强、黄芪之力、附桂之热,大黄之猛,看似言过其实,实则恰如其分。特别是在调理脾胃上,更是无出其右。《灵枢经》中记载:“灸则强食生肉”。这就是说,艾灸具有增进食欲、促进人体正常发育之功。名医华佗也常用足三里穴来治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即身体虚弱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所以不管你是到胃腹闷胀还是吐酸、呕吐、腹泻、便秘等等,都可以通过艾灸足三里而得到解决。
另外我们的胃经,是一条从头到脚纵观全身的经络,通过艾灸足三里,可让气血通过胃经,上行头面部,使人脸色红润,焕发无限青春活力;下行腿脚,可以使人下盘稳固,步履矫健;行走于胸腹之间,还能对胸、腹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古代的中国,艾灸足三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保健方法,孔子名言“无病而自灸”,说的就是灸足三里,七伤虚乏”。唐朝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说使足三里穴常常保持湿润的状态,即常灸足三里,身体就可强健安康。孙思邈本人常用此法,所以他到老年的时候,依然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寿至百岁。
因为灸足三里而受益的不仅仅是我国,日本更是受益最大的国家。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国内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据明治19年“卫生局年报”载,当年死于传染病的日本人高达18万。在所有传染病中,又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堪称日本的“国民病”,死亡率更是首屈一指。当时,无论是西医,还是传统的汉方医学,对结核病的治疗都不是很理想,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效果。就在医疗界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叫原志免太郎的医学博士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灸足三里来治疗相当有效,并提出灸法是预防肺结核的唯一方法,从而掀起日本“国民三里灸健康运动”,全民三里灸健康运动不仅有效地遏制了肺结核的蔓延,还让日本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6.83岁,男性为80.50岁,均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平均寿命连续40余年排名世界第一。
日本人为什么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灸足三里的普及同样功不可没,提倡“国民三里灸健康运动”的原志免太郎,天天坚持艾灸,活到岁,在年过百岁以后,还给人施灸,是一位坚持艾灸养生的现代百岁长寿老人的实例。
日本有一个长寿村,那个村的村民,到十八岁以后,每年的立春这一天,都在足三里上做古法瘢痕灸,他们那个村的平均寿命在九十多岁以上,接近岁,当然这个村的长寿可能和其他许多因素有关,但是艾灸的因素自然不能排除在外。而在日本德川时期,江户万兵一家三代皆过百岁。德川将军问其原因,万兵回答:“我家祖传每月月初8天连续灸足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
日本《帝国文库》还曾记载了一个长寿老人过桥的故事,说的是元保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在永代桥换架竣工仪式上,主办方邀请三河水泉村百姓满平一家率先过桥,引来一场轰动的事。因为满平岁,满平妻岁,满平子万吉岁,万吉之妻岁,满平孙万藏岁,万藏之妻岁。当人们问及长寿秘诀,满平笑答:“唯有祖传三里灸耳。”这里所说的三里灸,即艾灸足三里。
林林总总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重视足三里这个穴位,特别是用艾灸的方式来爱护这个穴位,或许我们只希望用它来调理好我们的肠胃,实际上,你只要坚持艾灸,受益的又岂止是脾胃那么简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ndndz.com/wazlyy/1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