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又到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患者们纠结于自己该吃些什么,普通人纠结于如何远离结核病,有人上百度查,有人会从其他病友口中打听。
那么,结核病到底是什么,其饮食上应该注意哪些,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讲。
何谓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原菌不断排出毒素物质,使机体的营养状态受到损害,导致中毒和全身性反应,机体长期不规则低热,消耗增多,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增强,造成蛋白质丢失过多,可出现负氮平衡,可累及包括脂肪在内的整个身体组织。同时,在结核病活动期,全身毒血症使患者食欲减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将影响患者的摄入量而增加丢失量,使能量及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患者极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罹患免疫力下降,淋巴细胞减少、萎缩,机体容易遭受感染,同时因缺乏病灶修复所需要的纤维蛋白、多糖和弹性纤维等综合基质,使对病原菌的包围和病灶的修复发生延缓,在肠结核这种表现更为明显。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时,胸腔积液及腹水中大量的蛋白质丢失,而结合病灶修复也需要蛋白质,加重了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如不及时补充,可影响整个机体,最终导致恶液质的发生。而且,营养不良造成的低蛋白血症使抗结核药物载体缺乏,不能保证抗结核药物的有效浓度,影响疗效。因此,结核患者除了必需的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与充足的营养补充对疾病的恢复亦很重要。
长按指纹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