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妈妈来我门诊的时候,很着急,很担心。因为,上中学的小明班里有人得了肺结核。她很害怕小明也被感染、患病。问我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在门诊经常会碰到。家长无一例外跟小明妈妈一样着急、担心。当然啦,谁家的孩子也不是充话费送的,当然担心!
首先是安慰小明妈妈不用太着急,不用太担心。虽然,这样的话很苍白,但医生的话还是会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的,尤其像我这样面善的。再说,不让她冷静下来,你讲的话,她怎么能听得进去?
解决问题要先找出问题,抽丝剥茧,层层递进,这是我的风格。
问题来了,小明同学的肺结核传染吗?
如果不传染,那我们就不用担心了。如果传染,我们再担心,好不好?
“嗯,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就知道他同学查出病以后,就再没来上学。”
好的。我们姑且认为小明同学的肺结核是传染的(注:一般把痰中查到结核菌的患者视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那么小明会不会被感染,也还要取决于其他的一些因素。
比如,是否跟这位不幸患病的同学经常密切接触,教室是否经常通风,小明的免疫力怎么样以及这位同学排出的结核菌的毒力强弱等。
如果平时不怎么接触,教室经常通风,小明的免疫力正常,感染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反之,则高。
“噢,你这样说,我就放了一大半心了。我们小明身体棒,跟他那个同学也不是好朋友,还经常被老师从教室里撵出来,应该感染的风险比较低。”
对!对!对!
原来小明经常“滚出去”,是老师难以言说的爱呀!
“医生,风险低,不等于不被感染,那怎样才能知道感没感染呢?”
虽然,小明学习不咋地,但小明妈妈提出的问题还是很咋地。
目前诊断结核感染的指标有两个:
结核菌素试验,即PPD试验。
r-干扰素释放试验。根据试剂盒不同又分为r-干扰素定量试验和结核特异性T细胞检测。
两者检测意义基本相同,不同者在后者敏感度和特异性更高。当然,做后者你会心疼毛爷爷的,太贵!
个人推荐先做PPD试验。
如果强阳性,则可明确感染。
如果一般阳性,那可能由卡介苗引起,也可能存在感染,但无法区分。
“那如果阴性呢?是不是说明没感染?”
哇,小明妈妈真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好妈妈。小明是亲生的吗?
如果阴性,建议1--2月以后再做PPD(结核菌感染人体后变态反应的建立一般需要4--8周)。如果还是阴性,那恭喜,不考虑感染了。如果转成了阳性,那要考虑感染。
如果对PPD试验不放心或不确定,可不可以再做r-干扰素释放试验?
可以做。
如果r-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考虑结核感染。如果阴性,基本不考虑结核感染。
感染了怎么办?(有点喜欢小明妈妈了,小明,你要像妈妈学习呀)
如果确诊了结核感染,那要进一步明确是否发病。常规应行肺部X线或CT检查。发现患病,应及时治疗。如果没发病,我国规定,青少年结核感染者可以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预防性治疗一定要排除活动性结核病)
另外,提醒一点,结核感染2年内,为发病高峰期。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一定要高度警惕结核病可能!没有症状的,也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肺部。
“谢谢医生了,我知道咋办了?”
咋办呀?
医院做PPD试验!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