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医院、四川省医学会、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23日召开。余名结核病防治领域专家分享中国结核病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共商结核病防治策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在视频连线中表示,随着公众对结核病危害以及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结核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相关办法的出台,以及互联网医疗的深入开展,“十三五”期间,全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发病率从65/10万下降到58/10万。全国共发现和治疗万名结核病患者,治疗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不过,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周宇辉表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学校结核病疫情时有发生,耐药问题仍然突出,患者负担较重等挑战依然存在。下一步,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将加强患者筛查发现和治疗管理,积极推进耐药结核病防控工作,继续加强学校聚集性疫情的监测与预警,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完善结核病保障政策,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为最终实现我国终止结核病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包括肺结核在内的不少传染病发病数相比年有显著下降。年肺结核发病例,比年的例减少了例;年肺结核死亡人数为例,比的人减少人。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唐神结介绍,和新冠肺炎一样,结核病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通过呼吸道传播,症状不明显,防控难度大。结核病防控重在预防,要充分运用最新的分子诊断技术和基因诊断技术,提高早期发现和诊断结核病的能力。对已确诊的结核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指导规范用药,可以极大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学术大会上,我国第一本以“宣传画”的形式来记录结核病防控历史的图书《画说结核》正式发布。新书主创作者之一、医院副院长李亮介绍,《“画”说结核》共分为四大章节,收集了从年到年间多幅与结核病有关的宣传画和宣传资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结核病防治的技术、策略和手段。“历史是照亮明天的灯塔,”李亮说,每一幅宣传画都是回顾结核人走过道路的历史印记,展示了我国结核病防治历程和伟大成就,也是激励结核人继续做好今后工作的动力。据了解,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为期两天,内容涵盖结核病诊疗、预防、检验、儿童结核、临床试验、新产品新技术、影像、介入等多个领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ndndz.com/ways/1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