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胃结核治疗专科医院 >> 胃结核治疗 >> 胆俞穴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

胆俞穴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

 

胆俞穴位置:

胆俞穴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方法:

位于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

穴位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腱肋肌之间;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胆腑之热。

胆俞穴位的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胆囊炎、肝炎等2、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肋痛、风湿性关节炎等3、缓解治疗黄疸、口苦、呕吐、失眠等

临床应用:

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炎、食道狭窄、胸膜炎、淋巴结结核、肋间神经痛等。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针刺方法:胆俞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艾灸方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穴位配伍:

胆俞穴配阳陵泉穴、太冲穴胆道疾病。

胆俞穴配阳陵泉穴、太冲穴,有舒肝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呕吐,胃炎,胆道蛔虫。

胆俞穴配日月穴,为俞募配穴法,有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黄疸,胆囊炎。

胆俞穴配膏肓穴、三阴交穴,有养阴清热健脾的作用,主治咽痛,肺痨,潮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dz.com/ways/112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