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团体主席:我们从不把资金从中国撤出
范智廉"我们从不把资金从中国撤出" 上证报赴伦敦专访汇丰团体主席范智廉"我们从不把资金从中国撤出" 中国崛起开启变革时期□汇丰的战略和机遇在于做中国和中国企业的火伴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一场被市场认为将影响中国未来数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已然开启。在金融领域,关于进一步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下的逐步开放,特别令人瞩目。 不光是国内上下在热烈讨论并向往着这场深入变革,国际机构和市场人士也从中国的全面改革宣言中发现了历史性的巨大机遇。 148年前,汇丰就是为当时中英贸易融资和投资提供服务而诞生。历经百年发展,汇丰已成长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金融团体,中国香港是汇丰的两大本位市场之一,而汇丰在中国内地也进行着延续的资源和业务投入。汇丰的历史和业务结构,决定了其对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特别敏感。 本报就此在伦敦专访了汇丰团体主席范智廉(DouglasJFlintCBE),在他看来,中国崛起且日益国际化,给全球金融架构带来巨大变革。而汇丰的独特战略或说是机遇,就是做中国、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中国企业的火伴。 "这是历史上很特别的时期,也是全球金融架构经历巨大变革的时期。" 一个冬季的午后,范智廉接受上证报专访,开场白即展开了一副巨大、宽宏的历史和金融格局图。 在他眼中,变革与中国崛起密切相干。"我们当前处于历史上很特别的一个时期",范智廉说,是由于中国正变得更国际化,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价值链的位置不断上移;而"全球金融架构大变革的时期",则是由于世界需要第三种国际货币。随着中国重要性的上升,范智廉相信,人民币具有成为第三种国际货币的潜力。 面对来自中国的,范智廉不断强调中国市场对汇丰的重要性。 "148年前,汇丰成立之初,就是为当时英国和中国贸易融资和投资提供服务,过去这些年里,英国越来越'小'、中国越来越'大',但汇丰所做的历来都没有偏离初衷。"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汇丰历次财报公布时,均强调中国是汇丰团体优先发展的市场,随着2011年汇丰本身改革的推动,中国市场进一步提升到"策略性重要市场"的高度;2012年进一步增资汇丰中国人民币16亿元,使得注册资本增至124亿元。 但是,不能躲避的是,在退出保险等非核心业务的团体策略下,汇丰今年出售平安保险股权的事件备受市场关注。 对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范智廉说,"在未来,我们将不断进行评估,看看如何扩大内地投资。我们从不把资金从中国撤出,而是将获利直接投进去。但是,究竟是通过本身增长、还是通过合作伙伴来实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调解策略 专注和集中 "汇丰的范围不可能比现在更大了,过去两年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分配资本、资源。把表现不好的市场资本筹集起来,集中投入到更具竞争优势的地区"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型国际型金融机构几近无一幸免遭到冲击,多数金融机构也采取了撤出部分市场、出售资产、缩减业务条线、重新定位等诸多方式来应对,以求获得更好的财务表现。一方面,满足监管对金融机构更加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提升资本回报、满足股东需要。 "我们和别家银行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业务比他们多。"范智廉说,现在监管要求我们的业务发展更加简化,因此汇丰推行的战略核心就是"更加简化的业务"。 从2011年5月起,汇丰抛出了旨在节流本钱的"瘦身计划",拉开了其在全球范围内剥离非核心资产的序幕。 截至目前,汇丰已公布的出售或结束非策略业务的交易总数超过50项,直接为汇丰节省了大量本钱,减少了风险加权资产,这对汇丰业绩的拉动吹糠见米。 今年第三季度,汇丰延续节省额外4亿美元的本钱,使"瘦身计划"实行以来,按年率计算的延续节省本钱总额高达45亿美元,远超最初设定的目标。另外,汇丰把所节省的本钱部分再投资于风险管理和合规项目,自2012年以来增设了1600个职位。 在资本实力方面,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汇丰团体核心第一级资本比率为13.3,普通股一级比率为10.6。 今年年中,汇丰宣布,未来出售资产的交易速度会放缓,由于第一阶段的策略性出售安排已接近尾声。 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汇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4年至2016年的团体策略,就是在保持策略发展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优先推动业务与股息增长、在操守与合规方面落实最严格的环球标准,和简化各项流程与程序。" 范智廉对说,汇丰范围不可能比现在更大了,过去两年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分配资本、资源。把表现不好市场的资本筹集起来,集中投入到更具竞争优势的地区。 回顾金融业发展历史,范智廉认为,很多步骤、进程都不可避免。"比如,过去20多年来,银行业不断扩大拓展,几近触及所有业务领域。但未来,银行业务会更加集中,聚焦于独特且善于的业务领域。" 重新定位 不再简单辨别业务板块 "未来将不再简单依照国家辨别业务板块,而是依照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集群来分,例如英国的大伦敦区域、中国的珠三角" 金融危机以来,出于本身策略、市场份额等多重推敲,大型金融机构对新兴市场的态度变得更加多样化:或强调新兴市场投入,或撤离新兴市场同时转向发达经济体白癜风能治好吗,或举棋不定,一再调解策略市场。 过去数年,汇丰不断强调在新兴市场的投入。依照汇丰此前的界定,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的业务占比约是60:40。但是这类界定,现在遇到了新问题。 "依照上述界定,就必须把中国香港纳入新兴市场,而实际上香港地区经济较为复杂,其实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新兴市场。同时,欧洲地区的公司常常也和亚洲、拉美存在频繁业务来往,很难界定。"范智廉说。 范智廉告知,汇丰就此作出的策略调解是,未来将不再简单依照国家辨别业务板块,而是依照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集群来分,例如英国的大伦敦区域、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墨西哥、拉美区域等。 根据汇丰最新财报,2013年第三季度列账基准税前利润同比上升30,达45.30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的利润贡献,来自两大本位市场:中国香港和英国。 另一方面,汇丰已推动的各项重整业务措施,也有助于其实现上述各项目标。截至今年年中,汇丰各项措施调解后,已释放出约800亿美元的风险加权资本,而且有望再继续释放出约150亿美元。 "再加上汇丰内部创造的资本,"范智廉相信,汇丰在增强本身资本实力的同时,也有能力依照既定策略向市场投入资源,以争取增长机遇。 独特机遇 做中国、中国企业的火伴 "我们从不把资金从中国撤出,而是将获利直接投回去。但是,究竟是通过本身增长、还是通过合作伙伴来实现,这固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面对来自中国的,范智廉多次强调中国市场对汇丰的重要性。"汇丰的独特战略或说是机遇,就是做中国、中国企业的火伴,尤其是在他们进行全球扩大时,这也是汇丰未来发展的方向。" 事实上,过去数年来,汇丰反复强调中国是汇丰团体优先发展的市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市场进一步提升到"策略性重要市场"的高度。在2012年,汇丰中国获团体增资人民币16亿元,注册资本增至124亿元,这也是继2011年增资28亿元以后的再次增资。 汇丰中国的表现也并没有让团体失望。 在中国内地,汇丰中国具有153家分支络,是点最多的外资银行,2012年营收同比增长10.5,达人民币89.9亿元;税前利润同比增长8.6,达人民币44.8亿元。 但是,不能躲避的是,在退出包括保险等非核心业务的团体策略下,今年年初,汇丰悉数沽清所持中国平安保险15.57的股权,这也引发了有关汇丰对所持其他中国内地资产态度的各种市场料想。 在汇丰口径计算下,其投资平安获利约23亿美元,这1数据综合推敲了汇丰10年投资本钱。据公然数据推算,自2002年开始,汇丰前后投资平安保险股权总投入约18亿美元。10年投资所带来的高额收益,也引发了市场很多评论。 对此,范智廉说,"谈到投资,市场上存在很多的机会能够购入金融机构股份,而我们在它们上市之前就已买入了。"他强调,在投资之初,汇丰、和中国其他投资者都不能肯定究竟怎样的模式才是成功的商业模型,怎样的投资才能成功。另外,即便入股金融机构能够尘埃落定,以后产生的各种变化也难以预见,比如,有些机构扩大非常快,同时监管政策也在产生较大变化。 目前,汇丰在内地仍有两家合作伙伴:交通银行和上海银行。自汇丰退出平安以后,市场上有关"汇丰或将出售其他内地资产"的传闻不断,而汇丰亚太高层此前不断强调,根据团体战略,保险业务属于需要退出的非核心业务,同时,与交通银行等中国内地银行的战略合作则会延续深化,对汇丰中国的投资也将加强。 而这次,当一样的问题抛向范智廉时,他说,"在未来,我们将不断进行评估,看看如何扩大内地投资。我们从不把资金从中国撤出,而是将获利直接投回去。但是,究竟是通过本身增长、还是通过合作伙伴来实现,这固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中国崛起 人民币将成为第三种国际货币 "人民币有望成为第三种国际化货币,而且其他国家也在鼓励人民币承担这类角色,这对他们的好处不言而喻--储备货币将更加多元化" "这是历史上很特别的时期,这也是全球金融架构经历巨大变革的时期。"事实上,在采访一开始,范智廉即向打开了一副巨大、恢弘的历史和金融格局图。 之所以说"我们当前处于历史上很特别的一个时期",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且日益变得国际化。范智廉说,证据有2:一方面,人民币日益国际化,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全球各个地方直接开展业务、或建立合资企业。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价值链中的地位也在改变。"中国愿意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进而在全球价值链上不断上移,而不是像过去一样过度依赖便宜劳动力。同时,中国也意想到,应当依托更多地出口技术、进口商品和服务等,这样才有助于其更快地朝价值链上端移动。" 同时,这也是全球金融架构经历巨大变革的时期。 "100多年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是英镑,但是时过境迁,随着更多商品以美元结算,美元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占主导地位的货币,同时美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但是,展望未来,范智廉认为,中国将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相应的美国的作用将有所减弱,背后缘由包括中国崛起,和美国的能源需求将更多地从内部满足等。 在这个时点上,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变得更加重要。"世界需要第三种真正国际化的货币。" 范智廉说,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也开始意想到:由于美国能否解决其长时间的赤字问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从长时间来看美元的价值存在风险;他们也不知道欧元区能否实现必要的团结和解决长期性赤字问题,从而使得欧元更具有可预测性。 "正是由于中国重要性的上升,人民币有望成为第三种国际化货币,而且其他国家也在鼓励人民币承担这类角色,这对他们的好处不言而喻--储备货币将更加多元化。"范智廉说。 中国改革 国内外挑战一体化 "从长时间来看,世界将有三个主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在亚洲,可能是中国上海、中国香港或新加坡;在欧洲可能是伦敦;在北美地区,可能是纽约或加拿大" 在中国,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一场被市场认为将影响中国未来数十年经济发展、社会趋势的变革即将开启。 在金融领域,对利率、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预期,还有国际上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可能等,都是市场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 对此,范智廉认为,中国汇率和利率改革所面临的国内国际挑战是一体的,而为了应对挑战,中国需要建立两大支柱:1,深化债券市场的改革发展,这是创建一个完善养老金体系的前提条件之一,反过来,养老金体系的发展也将促进对证券投资的需求。2,这也将有利于货币投资获得稳定的收益比例,对货币的国际化是必不可少的。 对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范智廉表示,一个货币市场要想发展起来,要素之一就是交易对手方要有信心,相信法律可以很好实行、合同得以很好实行。在这些基础架构之上,市场才能继续发展,而终究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将会胜出。 "换句话说,有了很好的合同和法制,交易对手方也有信心的话,如果市场有足够的交易量和流动性,就不会被打败。"范志廉说。 范智廉预计,从长时间来看,世界将有三个主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在亚洲,可能是中国上海、中国香港或新加坡;在欧洲则可能是伦敦;在北美地区,可能是纽约或加拿大。 "但无论如何,货币一定要能够在三个中心都能够实现结算。要想让人民币变得像中国和世界所期待的那样重要,必须在上述三个中心都实现结算。"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