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球每年仍有万人新发结核病。中国每年新发约93万人,约占全球新发病数的10%,排世界第三位。
更可怕的是,全球有1/4的人都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也就是说全球有近20亿人的体内有活着的结核菌,医学上称为“潜伏感染”。
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宣传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肺结核作为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其报告发病和报告死亡数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前列。
我们在文章后面附上了防治结核病的宣传海报和视频资料,但在开篇,想讲一讲,面对结核病的潜在隐患,医护人员该如何保护自己。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发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人感染Mtb后多数呈带菌生存状态,不表现任何结核病的临床症状,称为结核潜伏感染者(LTBI)。
面对庞大的结核病患者群,医护人员,尤其是是呼吸科的暴露风险非常高,WHO潜伏结核感染指南也将医务人员归为结核潜伏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我国早在年和年发布了《中国结核感染预防控制手册》和《中国结核感染控制标准操作程序》,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宣教,加大感染控制设施经费投入。但实际上,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以及一时难以改变的结合防治现状存在。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有防范意识,做好防护措施,这才是最关键且最有效的方式。
医护人员应怎样避免感染?1提高结核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对咳嗽、咯痰两周以上的患者要警惕肺结核。2发现疑似肺结核病例,依法报告、转诊。遇到疑似的结核病例,按照国家《中国结核感染预防控制手册》和《中国结核感染控制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转科或者转院,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3要对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督导患者服药管理工作,按时服药、按期复诊。对其日常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比如咳嗽喷嚏要用纸巾或胳膊肘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勤洗手等。
对患者家属和与其接触比较密切的人,提醒要注意个人防护,如出现咳嗽、咯痰等疑似结核病症状要及时就诊。
特别重要一点是,要对不按时服药、坚持规范治疗的错误做法会导致的“耐药”后果加以重点说明。
4
改善诊室设施。
结核感染危险性最高的呼吸科应医院诊室设置,改善诊室及候诊室通风情况,接触呼吸科患者的医生护士均应佩戴口罩,穿隔离衣及防护服,带好相应口罩,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
5
对结核病有更多认识。
比如非呼吸科医生和护士,比如全科医生。不仅局限于有传染性的“肺结核”,也应对其他如胃结核、骨结核等有更多的了解。
结核防治任重道远。
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治愈患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护自己。毕竟,爱自己才能更好地治愈他人。
结核病宣教材料
视频
结核病宣教公益广告(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