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时报》科学版块成立25周年的时候,也就是年,《纽约时报》就科学界最紧迫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5年后,问题发生了变化,同样,近期《纽约时报》推出了专题报道:“人们最想知道的十一件事情”,以下是主要内容:
1、宇宙仍然需要爱因斯坦吗?
物理学家在研究统一理论的过程中不再是统一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的时候为现代科学设定了目标:寻找万物的最终理论,一个“统一理论”。他认为没有多宇宙的组合。
但在年夏天,《量子》在线杂志刊发了一篇标题为“没有物理定律”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罗伯特?戴格拉夫(RobbertDijkgraaf)博士。他写道,存在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可能性“景观(landcape)”,对于你做过的每一个好的或坏的梦,都有一个宇宙,每个梦都有自己所谓的基本粒子、力、定律和维度。
这一“景观”,也被成为多元宇宙,是弦理论学家的设想,他们在当前的科学想象中超过了爱因斯坦。弦理论将弯曲的宇宙引力和描述宇宙内部的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将自然界的基本成分想象成11维振动的微小能量弦。
对于一些物理学家来说,这幅“景观”是哥白尼革命逻辑的延伸,正如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我们的宇宙也不是唯一的宇宙。而对于其他的物理学家来说,存在其他宇宙的想法是一种认识上的荒谬,是无法证明的死胡同,是对爱因斯坦独特宇宙梦想的背叛。
粒子物理学家现在已经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筛选了数万亿次亚原子碰撞产生的碎片。大型强子对撞机是发现希格斯粒子的巨大机器。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证实希格斯粒子的行为符合标准模型的预测。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它没有揭示更深层次理论的差异,研究人员没有发现期待的超对称现象。
法兰克福高级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家萨拜因?霍森菲尔德(SabineHossenfelder)认为超对称是一种错觉。
政商参考
一本社会精英和财富阶层都在看的杂志
长按上面图片,选择识别和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