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市三院专家提醒:关于结核,您该知道的这些事儿
今年的3月24日是我国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联合起来消除结核,不让任何人掉队”。阳春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对于公众,医院结核病防治专家特别告知您,关于结核,您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结核病喜欢“恃强凌弱”
肺结核的传染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使带有结核杆菌飞沫(医学上称微滴核)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而被感染。现代医学认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不仅取决于细菌的量和毒力,更主要取决于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在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入侵的结核菌不被机体防御系统消灭而不断繁殖,引起结核病。
结核病的病状比较隐匿,不典型,归纳起来全身结核病中毒症状有低热、盗汗、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月经不调。肺结核的局部症状如:咳嗽、胸痛、气短、咯血。而其他肺外结核依其侵犯器官、系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局部症状,个别病人无任何症状、偶尔体检时才发现。
结核菌最擅长攻击肺泡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对结核菌有较大的抵抗力,结核菌一进入胃内,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杀死,除非吃了大量高毒力结核菌,否则不容易被感染。呼吸道则不一样,只要有1—2个结核菌吸入肺泡,一旦机体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感染和发病。消化道结核多数由于饮用未经煮沸的带有大量结核菌的牛奶引起。现在牛奶的消毒都做得很好,经消化道传播结核的情况基本上不存在了。
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结核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对待结核病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但也不必“谈痨色变”。一般来说,结核病人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等,后逐步伴有胸痛、胸闷、咯血等症状,当体内结核菌数量较大时,才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面部潮红、厌食、消瘦等,部分女性还会出现月经不调,有的个别的特殊患者,还会出现关节疼痛等各种各样不同的症状。
正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并不在意,直到出现医院诊治,但这往往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专家建议,当发现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并持续3周以上时,医院检查,以排除被结核菌感染的可能。
结核病会通过DNA遗传?瞎扯!
有不少言论认为结核病会通过DNA遗传,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这种说法纯粹是瞎扯。首先,结核病只是一种传染病,并不会通过DNA遗传。其次,结核菌感染与结核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被诊断为结核菌感染,只能说明该患者体内有结核菌,但这些结核菌并未导致组织、器官的病变;而如果一旦确诊为结核病,则意味着患者体内已出现病灶。同时,被结核菌感染,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有资料显示,在大量被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中,只有约10%—15%的人会发病。
控、防、治相结合:滚蛋吧!结核菌
要想彻底治疗肺结核必须遵循五个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才能确保查出必治、治必彻底。几位专家指出:控制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尤其是痰结核杆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中结核杆菌能在短期内减少,以至消失,几乎%可获治愈。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现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人,应尽早到市三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最后,借用一部电影里的话,只要全社会联合起来消除结核,就一定能够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愿景。面对结核病,请勇敢地喊出:滚蛋吧!结核“菌”。
医院
(医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