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向抗癌不屈的病友致敬!
清明节是一个寄托哀思的节日,我们纪念先祖,纪念革命先烈!在这个时候我常常能想起,一些我治疗过的,不向癌症屈服的一些病友,他们的奋斗精神,鼓舞着我,也鼓舞着其他的病友,不懈地跟病魔斗争!他们是和平年代的英雄!
疾病,现在是夺取人类生命的主要的原因,在新中国建国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2岁,而当时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四十来岁,在那个时候,一个肺结核,一个简单的感染,就会致命,白求恩的手被刀片割破,感染了也会失去生命。现在感染性疾病已经不是主要的致死性的疾病,但是癌症确是分分钟要命的疾病。中国人的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2岁,到现在的平均接近79岁,一方面是营养状况的增强,最主要是社会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医学的发展。
但目前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肺癌,其现状是在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到了1.5%,而且现在肺癌一发现,80%都是晚期,所以中国肺癌目前总的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20%!
大家都说,得了癌症,很多人是吓死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病魔的折磨加上心理的折磨,很多人非常痛苦。但目前的医疗技术已使恶性肿瘤成为慢性病。
在人类抗击癌症的斗争中需要英雄!
让我来说说我非常尊敬的几位抗癌斗士的故事。有一位湖北省的离休干部,年近八十,年轻时因为工作突出,曾得到过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年6月时发现了肺部的一个6厘米的大肿瘤。在湖北,医院看看,都因为他年纪大,直接建议他中医药治疗,不肯为他手术。这位病友经过别人的介绍来找我看,我仔细的看了他的资料。婉转地对他说,您这个病情有点复杂!他对我说,“王医生,你不用瞒我,我都知道,是什么样你就直说吧!有什么方案你都告诉我。”我和他说,“看您的病情来说是还可以考虑手术的,虽然肿瘤比较大,但是没有转移,可以考虑手术,但是您的身体状况比较虚,所以手术不一定能受得了,另外,手术后可能也难以化疗!”老人家说:“那我调理一下还能不能接受手术呢?王医生说实在的,我革命那么多年。我宁愿死在手术台上也不愿意在家里等死。我做了手术能活多久呢?”我说,“您调理一下看情况再说,手术后加上吃中药,以我的经验可能也就是两年多。”“那我还是要求做!”老人坚决的说道,我说您还是跟家人商量商量。老人家的爱人已经去世了,他的五个子女,经过商量,全部不同意他做手术。但这位老革命还是坚持,一定要做!因为他长期生活条件比较好,缺乏运动,又长期抽烟,所以走一层楼梯都气喘吁吁,而我们做肺癌一般都要求至少要比较轻松爬三层楼才敢做手术。看到老人家这么坚决,那我也就帮他细心的调理,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的调理锻炼,老人家走三楼终于可以比较轻松了。各项检查指标也达到了手术的要求。我们为他做了的肺癌手术。术后,因为是一个鳞癌,当时也不能做靶向治疗。就是吃些中药调理,同时建议他要做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老人家一直都很顽强,坚强的在锻炼。并且坚持定期的复查。每次来复查见到他的时候,都觉得他很精神,精神状态很好。年底复查时的,他发现了纵隔淋巴结的转移。这个时候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放疗,老人家又頑强的接受了一个疗程的放疗。放疗后情况相对稳定,一直到年底,接近84岁的时候,因为心血管病去世了。
还有一位41岁的女性患者,从来不抽烟,因为咳嗽几天,来看病,一检查就发现是一个晚期肺腺癌。她哭着跟我说,她的女儿马上就要中考了,她实在是不想死。想看着女儿上高中。她接受了化疗,又非常的幸运事是有基因突变,可以做靶向治疗的,她接受了多次的化疗,又接受了靶向治疗,同时还积极地应用中药,气功等疗法进行治疗。每次见到她都是笑呵呵的,好像不是一个晚期肺癌病人一样。她不但看到孩子考上了高中,还看到孩子上了大学……
还有一个更令人觉得痛惜的病友,一个男青年,22岁,刚参军回来,结婚不久,老婆怀孕两个月的时候,发现咳嗽有点血,一检查就是晚期肺癌。这样的结果让所有的人都难以接受。他一开始也非常的绝望,还想着让自己的妈妈和老婆各捐一个肺叶,给他做肺移植。他哭着对我说,“我老婆刚刚怀孕,好想看着我孩子出世。“我耐心的安慰他,耐心地劝解他。不停的鼓励他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慢慢的,他也接受了这个事实,经过了介入治疗和多次的化疗,放疗,中药治疗。从她大着肚子的老婆陪他来,到他自己来,到妈妈陪他来,到他的老婆孩子陪他来,到他的孩子,可以蹒跚走路,叫爸爸。他不但看到了孩子出世,也听到了孩子叫他爸爸,遗憾的是,治疗两年多,他还是走了。在这里也要感谢他的家人,不离不弃,尤其是他的妻子,一直陪伴着她。
还有一位全国十大抗癌明星,广州老伯曾广举,年被确诊患了右肺肺癌,专家按当时的病情给他下了最多只能活3年的“判决书”,他活了20多年,活得有滋有味.
年初夏,曾广举被诊断出肺癌并做了手术。殊不知,手术后45天肿瘤复发,病灶转移到胸骨。第二次手术中,医生将他的半边右肺和两根肋骨都切除了。
“要战胜癌症,首先要战胜自己,不少癌症患者就是被这个病吓死的。”曾广举没有病急乱投医,而是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当时化疗五天一个疗程,这五天里,难受得每天都要呕吐八九个小时,一个疗程下来起码瘦三斤。可在化疗间歇的三周里,我饮食照常,休息运动充分,其间还能增重四斤。所以七个半月的化疗结束后,别人的体重都轻了,独我反而重了。”
之后两年多,曾广举坚持吃中药,采用心理、饮食和运动疗法,并定期复查,再也没出过问题,甚至连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也不沾身。年曾广举退休后,加入了广东“生命之光”俱乐部,担任肺癌小组的组长。他的抗癌心得之一便是鼓励癌症患者走出家门,参加集体活动,学习身边的抗癌明星,互相感染乐观情绪,如此可以让治愈率加倍。20年来,曾广举常与太极拳、气功、交谊舞相伴,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曾广举说:经过自己20年的成功抗癌实践,总结出如下经验:一是要战胜癌症首先要战胜自己。“对生命抱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二是充分运用自然疗法,有效预防癌症复发转移。“我采用的自然疗法,包括心理疗法、读书疗法、谈话疗法、日记疗法、音乐疗法、舞蹈疗法、气功疗法等”。三是充分开发潜能,“我改变了自己某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革新自我,开发潜能。对我癌症康复有一定的效果”。
年,在病友的鼓励下,曾广举结合自身经历,博览群书,写出了三十万字的抗癌康复著作《患癌!康复有道》。他在序言中写道:“我抗癌康复的体会概括起来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有利因素,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克癌制胜。”
年我参与过曾老伯的治疗,他也送了一本亲笔签名的这本书给我,我的不少病友都借去看过。可惜现在这本书已经买不到了!
曾老伯与我聊抗癌经验
除了这些顽强斗争的病友,我也为那些没有及时治疗,而去世的病友感到非常的惋惜!一次,一个的食管癌病人家属,带着资料来找我,问他的51岁妈妈可不可以手术?我初步看了一下片子,说这个应该可以啊,但我又仔细看了一下,说,不对呀,这是一年半前的检查,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这个家属说,他妈妈现在因为完全吃不下东西了,所以特别想做手术,那我问他,那你这一年半做了什么呢?他说他去找了一个神医,这个神医很神奇,见到病人不用说话,看几眼就可以拿出一张图来,画出你身上哪里有病?然后开很贵的药!那我说你妈妈找神医看的有效吗?他苦笑着摇摇头,说有效就不来找你了!现在我妈妈已经完全吃不下东西,我希望你帮助我骗骗她,告诉她还可以手术,可以吗?给病人带来希望就是我们医生的责任,我答应了他的请求。病人来了我告诉她现在还可以手术,她好高兴!经过复查,我知道,那还能做什么根治手术?食管癌已经到了晚期,多发转移,并已经吃不下任何东西,水都喝不下,瘦得皮包骨,这个时候我们做的手术,只能是做一个胃或肠造瘘,让病友可以从营养管打进食物到胃或肠中,不至于饿死!但是就是就是这样一个姑息手术,已经让这位病友高兴了好几个月,术后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她来复查的时候,人胖了20多斤,脸色红润了,很高兴,她以为自己会越来越好的,但实际上奇迹不会在每个人身上出现,不到半年,她还是因为食管癌的多发转移去世了!
在临床上,我们也遇到过不少这种开始有手术机会,有根治的治疗机会的病友,因为种种原因不肯做治疗,拖到最后,生命快走向尽头,因为自己很辛苦,才来治疗!因为,在刚开始医生说他们得了癌症,都不相信,都说自己好好的一点事都没有!
失去亲人的痛,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以接受的,一次,我去一个寺庙里。不经意间去看了一个长明灯上的名牌,原以为在这些名牌都是一些子女对老人家的哀思,令我惊讶的是,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四十岁以下的,甚至还有七八岁的孩子。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是年轻人的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永远是让人难以接受。虽然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已经接近79岁,但是恶性肿瘤的高发化。低龄化,也不容忽视。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超过四十岁,建议每年做胸部ct的检查和胃肠镜检查,以发现早期的肿瘤。因为肺癌只有胸部ct才能够早期发现!如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有恶性肿瘤,癌症病史。或亲戚中有两个或以上的恶性肿瘤病史的人,更要注意!同时我们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严格禁烟,拒吸二手烟,不吃过烫过硬的食物,尽量不吃腌制品。尽量避免癌症的不良因素。
清明了,祝所有逝去的人安息,天堂没有病痛!
王继勇医生致敬和平年代的英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