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编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某某疾病误诊率高”的报道,但直到身边的朋友遭遇过一起被误诊事件后,才对此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误诊”这件事?
一个医师的真实故事当时,我的妻子出现了某些肢体不适,行动不能自控的症状,而且症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我初步判断,这可能属于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鉴于自己在这方面的临床经验几乎为一片空白,我带妻子到医院神经内科就医。
接诊的恰好是科室主任——一位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中年女性医生,大约40多岁,在门诊有非常好的口碑,很多病人找她就医。在做过脑电图及CT等一系列检查后,根据异常脑电图的结果,结合对症状的评估,这位专科医生给出了“癫痫”的诊断,并开出了一种抗癫痫药物治疗。这个诊断对我这个家庭而言,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妻子平时身体健康,突然就遭遇了这个听起来有点面目狰狞的疾病,心理一下很难接受。我认真看完这种药物的说明书,各种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就近千字。但毫无办法,所以在过去的那一年时间里,家里丢满了这个药的药盒,因为这种抗癫痫治疗要持续多年。并且按照主治医生的建议,在服药期间,我们连小孩也不能要。
重要的一个事实是,服药后,妻子的症状的确消失了,所以当时,我们没有对这种诊治有任何的怀疑。那真是一段人生黑暗的时光,我们每天都活在这种疾病的阴影里面。直到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某一天,我们夫妻出游到了另一个省会城市,那里有一家全国最权威的医疗机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们又挂了另一位神经内科专家的号就医。令人吃惊的是,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问诊后,专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诊断——只是一般的焦虑症,排除了癫痫的可能。这个好消息令我们感到振奋,癫痫和焦虑症,显然后一种疾病是健康危害性更小的。后来继续找了几位更权威的专家诊断后,癫痫的诊断终于被彻底颠覆排除了。在经过一段时间抗焦虑药物及心理治疗后,妻子终于彻底康复。停用了癫痫药物,也从来未出现过任何身体症状,这一事实也证明了,先前的癫痫只是一个误诊。因为抗癫痫药物本身也有抗焦虑和镇静的作用,所以才会缓解症状,造成了错误的疾病判断,让我们相信了假象。
我应该去找本地的那位医生“算账”?最后,我们没有。即使截至到现在,恐怕那位主任还不知道自己的这次误诊。因为我很清楚,这位医生的误诊不是一个态度问题。事实上,我们很满意她对待病人的态度,非常关心和细心。她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医生,但不代表她不会发生误诊。只不过一时的疏忽,或者是过往的经验让她过于自信,才让她犯下了这个“大错”.虽然这个错误让我们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庆幸的是,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所以鉴于这些情况,我们才选择了宽恕和原谅。
误诊是否应该得到宽恕?能够宽恕,和做思想工作让妻子想得通这件事情,还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医生。在我行医的生涯中,虽然没有亲手酿造过医疗事故,但误诊的经历不能说没有。当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接诊一例年轻女性,曾经把宫外孕误诊外急性阑尾炎,只是因为忘记问那位年轻女孩子的月经史以及性方面的经历,才差点酿造成大错。最后,这位年轻的女性病人也选择了对我同样的宽恕。而现在,我做的是同样的选择。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新世纪,四川华西医科大学专家几乎每个年代都选取几千个样本做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即便诊断技术在快速发展,可临床误诊率依然在30%上下,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比如鼻咽癌、白血病、胰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平均误诊率在40%以上;肝结核、胃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等肺外结核的平均误诊率也在40%以上。有不同的医疗专家曾得出过同样的观点——当下我们对医生、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了。
我的从业经验告诉我,当医生越小心翼翼的时候,误诊率会下降,因为他们会考虑得更为周全。为什么医生们经常开玩笑说,行医时间越长,胆子越小?因为亲身遭遇过误诊或者是目睹误诊发生的”不愉快“后,医生会比越来更小心行医,注意细节,对自己的诊治充满怀疑,而不是盲目自信。其次,误诊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从业10年以上的医生,没有不遭遇过误诊的案例,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而已,不管是哪一级别的医生。医生名气越大,出现误诊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他们要接诊更多的病人,并且是更多病情复杂容易误诊的就医者。有媒体调查显示,遭遇了医疗暴力伤害的医生5成以上是副主任级别的医生,医院。
来源:卫生人才网
北京哪里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