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胃结核治疗专科医院 >> 胃结核医院 >> 李咏因鼻咽癌英年早逝网传花椒中含有黄樟

李咏因鼻咽癌英年早逝网传花椒中含有黄樟

 

点击标题下方的蓝字“医牛循证健康资讯”订阅或扫描文章尾部   合成香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已被科学界证实,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相当多的人对天然香料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还缺少认识。

  这里所说的天然香料是指八角、桂皮、茴香、花椒、丁香、五香粉等。这些天然香料以除秽增香、理气开胃而深受人们喜爱,多年如此,已成为生活中的必备物品。前不久,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就我国一些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高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除其它诱因外,与长期使用或药用天然香料有关。专家们研究后认为,天然香料可能含有某种诱变物,能改变正常组织细胞的遗传功能。近年来分析化学研究表明,这类天然香料中含有一定量的黄樟素。黄樟素又称黄樟脑,是一种有强烈芳香气味的无色至淡黄色液体。黄樟素可引起肝脏病变。肝炎患者或肝功能不佳者应避免食用含上述天然香料的食品。我国肿瘤专家们对天然香料做了致突变研究,研究结果提示,桂皮、八角、茴香和花椒均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桂皮可能含有移码突变型及碱性对置型诱变物,花椒和八角、茴香可能改变正常组织细胞的遗传功能,使其发生突变。若多用这些香料调味品,可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形成癌肿.上述天然香料对人体的致癌作用,还取决于“用量多少,时间的长短和接触的密切程度,尤其是使用者本身的健康状况和免疫能力的强弱”。而且,对人体的致癌作用有相当长的“潜伏期”。当然,偶尔使用或使用历史不长,就不必为“天然香料的致癌作用”而忧虑。另外,这些天然香料也会给人带来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疾病。

  因此,人们在使用桂皮、八角、茴香、花椒、丁香、五香粉等天然香料时,不要每菜必放,每吃必有,应尽量少用、慎用。

北京市农业局《网传花椒中含有黄樟素吃了会致癌专家辟谣》:

最近有网友发来求助称,“在网上查到花椒里有一种物质叫作黄樟素,吃了可以致癌,导致细胞诱变是真的吗?”。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冯双庆表示,干花椒是含有很少量的黄樟素,不光是它,天然的调味料都含有微量的黄樟素,像平常经常用的像八角、茴香或者肉桂这些都会有微量黄樟素,对人体可以引起细胞的诱变,肝癌、食道癌,甚至有些是鼻咽癌。但是大家也不用特别惧怕,因为这个调味料用的量是非常少的。又有网友发问说,我很爱吃姜,可网上说生姜里也有黄樟素,这不等于慢性自杀嘛?对此,专家表示,鲜姜、干姜、冻姜还有烂姜里都含有黄樟素,只不过它的含量差别很大。一般来说鲜姜含量很少,和花椒、大料、桂皮差不多。但是姜一旦烂了,黄樟素就会急剧上升,这个时候如果吃了的话就有一定的风险了。(转自央视网)

百度百科《花椒毒素》

花椒毒素(xanthotoxin,XAT)为植物毒素,较常见于花椒、八角等调味料中,属呋喃香豆素类天然化合物,分子式C12H8O4,不溶解于水中,也不易溶解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低毒类。

一个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呋喃香豆素类天然化合物,又名8-甲氧基补骨脂素,8-甲氧基补骨酯;甲氧基补骨脂素;8-甲氧基补骨脂素;8-甲氧补骨脂素;甲氧补骨脂素;8-甲氧补骨脂,花椒毒内醋,英文名又名Methoxsalen,MOP;6-hydroxy-7-methoxy-5-benzofuranacrylicaciddelta-lactone;7-furocoumarin;8-Methoxy;8-methoxy-2,3,6,7-furocoumarin;8-Methoxy-4,5:6,7-furocoumarin;8-Methoxyfuranocoumarin;8-Methoxypsoralen;8-MOP;8-MP;9-methoxy-7H-furo(3,2-g)benzopyran-7-one;9-methoxyfuro[3,2-g]chromen-7-one;9-Methoxypsoralen;Ammoidin;meladinin;Meloxine;Methoxa-Dome;methoxalen;Oxsoralen;OxsoralenLotion;OxsoralenUltra;oxypsoralen;proralone-mop;psoralen-mop;Psoralon-MOP;Uvadex;Xanthotoxin;xanthoxin;zanthotoxin;9-methoxy-7H-furo[3,2-g]chromen-7-one。[1-3]

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花椒毒素(8-甲氧基补骨脂素)伴紫外线A辐射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搜狐网/科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部分致癌物清单》: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安全评价研究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仅供参考。以下是1类致癌物和部分2类致癌物清单。

1类致癌物:对人类为确定致癌物,共种

序号/中文名/确定时间

1随酒精饮料摄入的乙醛

2艾其逊法(用焦炭和粘土混合加热制造石墨的工业方法),职业暴露相关

3强无机酸雾

4黄曲霉毒素

5酒精饮料

6铝产品

74-氨基联苯

8槟榔果

9马兜铃酸

10包含马兜铃酸的植物

11砷和无机砷化合物

12铁石棉,石棉(各种形式,包括阳起石直闪石,温石棉,青石棉、透闪石)

13金胺制造

14硫唑嘌呤

15苯

16对二氨基联苯

17联苯胺、染料代谢

18苯并芘

19铍和铍化合物

20含烟草的槟榔嚼块

21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

22二氯甲基醚;一氯甲基醚(技术等级)

23白消安

,3-丁二烯

25镉及镉化合物

26苯丁酸氮芥

27萘氮芥

28铬(VI)化合物

29环孢素

30华支睾吸虫(感染)

31煤的气化

32家庭燃烧的煤,室内排放

33煤焦油蒸馏

34煤焦油沥青

35焦炭制造

36环磷酰胺

37环孢霉素

,2-二氯丙烷

39己烯雌酚

40发动机排放、柴油

41巴尔病毒

42毛沸石

43雌激素治疗绝经后

44雌激素-孕激素更年期治疗(联合)

45雌激素-孕激素口服避孕药(组合)

46酒精饮料中的乙醇

47环氧乙烷

48依托泊苷

49依托泊苷结合顺铂和博来霉素

50裂变产物,包括锶-90

51氟代-浅闪石纤维角闪石

52甲醛,福尔马林

53赤铁矿矿业(地下)

54幽门螺杆菌(感染)

55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

56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

5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感染)

58人类乳头瘤病毒类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

59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型

60电离辐射(所有类型)

61钢铁铸造(职业暴露)

62使用强酸生产异丙醇

63卡波济肉瘤疱疹病毒

64皮革尘埃

65品红制造

66美法仑

67甲氧沙林甲氧补骨脂素花椒毒素+紫外线辐射"

68甲基环已亚硝脲

,4-亚甲基(2-氯苯胺)

70矿物油,未经处理或温和治疗

71(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的松)和其他联合化疗包括烷化剂

-萘胺

73中子辐射

74镍化合物

75亚硝基降烟碱,亚硝胺

76泰国肝吸虫(麝猫后睾吸虫、香猫肝吸虫)(感染)

77室外空气污染

78室外空气污染,颗粒物

79画家(职业暴露)

80多氯联苯

81多氯二苯并呋喃

82非那西汀

83非那西汀,包含止痛剂混合物

84磷-32,磷酸

85钚

86多氯联苯

87类二恶英多氯联苯,毒性等价系数(TEF)取自WHO(多氯联苯77,77,81,77,81,,,,,,,)

88放射性碘,包括碘-131

89放射性核素,α粒子放射,内部沉积

90放射性核素,β粒子放射,内部沉积

91镭-及其衰变产物

92镭-及其衰变产物

93镭-及其衰变产物

94氡-及其衰变产物

95橡胶制造业

96中国式咸鱼

97司莫司丁(甲基环己亚硝脲)

98页岩油

99二氧化硅粉尘、水晶、石英、方石英的形式

太阳辐射

烟尘(发现于烟囱清洁工的职业暴露)

硫芥

它莫西芬

四氯双苯环二噁英(TCDD)

三胺硫磷

钍-及其衰变产物

吸二手烟

吸烟

无烟烟草

邻甲苯胺

"苏消安曲奥舒凡"

三氯乙烯

紫外线放射日光浴设备

氯乙烯

木粉

γ辐射

2类致癌物清单(共种,含2A类71种,2B类种)

2A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2B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11-(2-氯乙基)-3-环己基-1-亚硝基脲(CCNU)A

21,2,3-三氯丙烷A

31,2-二甲基肼A

41,3-丙烷磺内酯2A

51-硝基芘2A

62-硝基甲苯2A

74-氯-邻-甲苯胺20A

8甲氧基补骨脂素A

96-硝基屈,6-硝基联苯2A

10丙烯酰胺A

11阿霉素A

12α-氯代甲苯(二氯甲基苯,三氯甲苯,氯化苄)和苯甲酰氯(混合暴露)A

13雄激素(合成代谢)类固醇A

14艺术玻璃,玻璃容器和压制品(制造)A

15阿扎胞苷A

16生物质燃料(主要是木材),家用燃烧排放的废物20A

17双氯乙亚硝脲(卡氮芥)A

18沥青,职业暴露于氧化沥青及其在屋顶过程中的排放2A

19敌菌丹A

20碳电极制造20A

21三氯乙醛2A

22水合氯醛2A

23氯霉素A

24氯脲霉素A

25顺铂A

26钴金属与碳化钨A

27杂酚油20A

28环戊二烯并[CD]芘20A

29二嗪磷2A

30二苯并[a,h]蒽20A

31二苯并(a,j)丫啶2A

32二苯并(a,l)芘20A

33二氯甲烷2A

34硫酸二乙酯A

35硫酸二甲酯A

36二甲氨基甲酰氯A

37环氧氯丙烷A

38氨基甲酸乙酯(尿烷)20A

39二溴乙烷A

40油炸,高温排放20A

41缩水甘油A

42草甘膦2A

43理发师或理发师(职业暴露)20A

44人乳头瘤病毒68型2A

45磷化铟A

46(2-氨基-3-甲基[4,5-F]喹啉)A

47无机铅化合物A

48疟原虫(全地区感染的恶性疟原虫感染)2A

49马拉硫磷2A

50默克尔细胞多瘤病毒(MCV)2A

51甲磺酸甲酯A

52亚硝基-N-乙基脲A

53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摄入),在导致内源性亚硝化的条件下20A

54氮芥A

55N-甲基-N-亚硝基脲A

56N-亚硝基二乙胺A

57N-二甲基亚硝胺A

58非砷杀虫剂(喷洒和应用中的职业照射)A

59石油炼制(职业暴露)A

60吡格列酮2A

61多溴联苯2A

62盐酸甲基苄肼A

63涉及昼夜节律紊乱的转变20A

64碳化硅晶须2A

65氧化苯乙烯A

66替尼泊苷A

67四氯乙烯(全氯乙烯)2A

68四氟乙烯2A

69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A

70溴乙烯A

71氟乙烯A

,1,2,2-四氯乙烷2B

73四氯乙烷2B

、1-二甲肼B

,2-二溴-3-氯丙烷B

,2-二氯乙烷B

,2-二甲基肼B

,2-环氧丁烷B

,3-二氯-2-丙醇2B

,3-二氯-1-丙烯2-氯丙烯基氯B

,3-二硝基芘2B

,4-二氧六环B

,6-二硝基芘2B

,8-二硝基芘2B

85[(5-硝基呋喃亚甲基)氨基]-2-咪唑烷酮B

-氨基-2,4-二溴蒽醌2B

-氯-2-甲基-1-丙烯B

-羟基蒽醌B

-(2-甲酰肼基)-4-(5-硝基-2-呋喃基)噻唑B

,2-双(溴甲基)-1,3-丙二醇B

,3-二溴丙烷-1-olB

百度知道《鼻咽癌》:

病因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年来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遗传因素

(1)家族聚集现象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

(2)种族易感性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或侨居国外),其后裔仍有较高的发病率。

(3)地域集中性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东南亚国家也是高发区。

(4)易感基因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号染色体,在鼻咽癌肿瘤细胞中发现多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区(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肿瘤抑癌基因的变异。

2.病毒感染

年Epstein和Barr首次从非洲儿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建立了一株可以传代的淋巴母细胞株。电镜下可见疱疹型病毒颗粒。由于它具有与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特性,故命名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

从鼻咽癌组织中可分离出带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少数在电镜下可见病毒颗粒。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EB病毒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和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估计预后和随访监控的指标。

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被认为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3.环境因素

有报告显示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其鼻咽癌死亡率随遗传代数逐渐下降。反之,生于东南亚的白种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内的婴儿,在断奶后首先接触的食物中便有咸鱼。另外,鱼干、广东腊味也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关。这些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人的胃液pH值在1~3时,亚硝酸或硝酸盐(需经细胞还原成亚硝酸盐)可与细胞中的仲胺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如镍等在环境中含量超标,也有可能诱发鼻咽癌。

临床表现

1.原发癌

(1)涕血和鼻出血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轻者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时“痰”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肿瘤表面呈溃疡或菜花型者此症状常见,而黏膜下型者则涕血少见。

(2)耳部症状肿瘤在咽隐窝或咽鼓管圆枕区,由于肿瘤浸润,压迫咽鼓管咽口,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耳鸣、听力下降等、临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的。

(3)鼻部症状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肿瘤更易引发鼻塞。初发症状中鼻塞占15.9%,确诊时则为48.0%。

(4)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5)眼部症状鼻咽癌侵犯眼眶或与眼球相关的神经时虽然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状就诊。

鼻咽癌侵犯眼部常引起以下症状和体征:视力障碍(可失明),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眼底检查视神经萎缩与水肿均可见到。

(6)脑神经损害症状鼻咽癌在向周围浸润的过程中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嗅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则甚少受累。

(7)颈淋巴结转移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痛、质硬,早期可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而固定。

(8)远处转移个别病例以远处转移为主诉而就诊。

(9)恶病质可因全身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者。

2.鼻咽癌合并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种严重的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与皮肌炎的关系尚未明确,但皮肌炎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率至少高于正常人5倍。故对皮肌炎患者,须进行仔细的全身检查,以求发现隐藏的恶性肿瘤。

3.隐性鼻咽癌

颈部肿大淋巴结经病理切片证实为转移癌,但对各可疑部位多次检查或活检仍未能发现原发癌病灶,称为头颈部的隐性癌(原发灶位于胸、腹或盆腔者不属于此类)。

检查

1.前鼻镜检查

少数病例可发现新生物侵入后鼻孔,多呈肉芽组织状。

2.鼻咽镜检查

对诊断极为重要。

(1)间接鼻咽镜检查须反复仔细寻找可疑之处,咽部反射敏感检查不能合作者,可表面麻醉后再检查;如仍不成功,可用软腭拉钩拉开软腭,或用细导尿管插入前鼻孔,其前端由口拉出,后端留于前鼻孔之外,将两端系紧、固定,软腭被拉向前,可充分显露鼻咽部,并可进行活检。

(2)鼻咽纤维镜或电子鼻咽纤维镜检查一种可弯曲的软性光导纤维镜。从鼻腔导入(表面麻醉后),能全面仔细地观察鼻咽部,可行照相、录像及活检,是检查鼻咽部最有效的现代工具。

3.病理检查

(1)活检可采取经鼻腔径路或经口腔径路。活检如为阴性,对仍觉可疑者需反复行之,并密切随诊。

(2)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或颈淋巴结细胞学穿刺涂片检查若颈侧淋巴结肿大,且质硬者,应作颈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若鼻咽部无明显可疑病变,须考虑淋巴结摘除活检。

(3)鼻咽脱落细胞学诊断取材恰当,即时固定,染色和检查,可补充活检之不足。以下情况较适合本检查: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以动态观察疗效;对于隐性癌者,可在多个部位分别取材送检;用于群体性普查。

(4)细针抽吸细胞学(FNA)检查FNA对转移性鼻咽癌的诊断是非常有价值的,如颈部淋巴结受累,用此方法可以对原发肿瘤进行评估。它具有安全、简便、结果快速、可靠等优点。

4.CT扫描

CT扫描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显示鼻咽部表层结构的改变,还能显示鼻咽癌向周围结构及咽旁间隙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示较清晰、准确。

5.磁共振(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高。MRI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对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MRI有独到的作用。它可以鉴别放疗后组织纤维化和复发的肿瘤。复发肿瘤呈不规则的块状,可同时伴有邻近骨或(和)软组织结构的侵犯以及淋巴结肿大。放疗后的纤维化呈局限性增厚的块状或局限性的不规则的斑片状结构,与邻近组织的分界不清。在T1加权像上,复发的肿瘤和纤维化组织多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复发肿瘤为高信号,而纤维组织呈低信号。

6.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检测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以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VCA-IgA抗体)升高最为显著。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是免疫酶法。

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最为重要。能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以下几点有密切的关系:

1.肿瘤的原发部位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外生性或黏膜下向深层发展)。

2.在临床工作中,如遇到原因不明的一侧进行性咽鼓管阻塞症状;涕中带血或后吸鼻后“痰”中带血;颈侧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头痛;外展神经麻痹等患者均应考虑到鼻咽癌的可能,进行详细检查。

3.患者本人对鼻咽知识缺乏,医院就诊而延误诊断。

鉴别诊断

1.鼻咽部其他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瘤)

淋巴肉瘤好发于青年人,原发肿瘤较大,常有较重鼻塞及耳部症状,该病淋巴结转移,不单局限在颈部,全身多处淋巴结均可受累,颅神经的损伤不如鼻咽癌多见,最后需要病理确诊。

2.鼻咽部结核

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除鼻阻、涕血外,还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检查见鼻部溃疡、水肿、颜色较淡。分泌物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可伴有颈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粘连、无压痛;颈淋巴结穿刺可找到结核杆菌;PPD试验强阳性。另X线胸片常提示肺部活动性结核灶。

3.增生性病变

鼻咽顶壁、顶后壁或顶侧壁见单个或多个结节,隆起如小丘状,大小0.5cm~1cm,结节表面黏膜呈淡红色,光滑,多是在鼻咽黏膜或腺样体的基础上发生,亦可由黏膜上皮鳞状化生后,角化上皮潴留而形成表皮样囊肿的改变,部分是黏膜腺体分泌旺盛,形成潴留性囊肿。当结节表面的黏膜出现粗糙、糜烂、溃疡或渗血,需考虑癌变的可能,应予活检,以明确诊断。

4.其他

鼻咽癌还需与鼻咽纤维血管瘤、咽旁间隙肿瘤、颈部及颅内肿瘤(如颅咽管瘤、脊索瘤、桥脑小脑角肿瘤)等相鉴别。

治疗

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1.放射治疗

(1)鼻咽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①根治性放疗的适应证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者;颅底无明显骨质破坏者;CT或MRI示鼻咽旁无或仅有轻、中度浸润者;颈淋巴结最大直径小于8cm,活动,尚未达锁骨上窝者;无远处器官转移者。②姑息性放疗的适应证肿瘤KSP分级60分以上;头痛剧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有单个性远处转移者或颈淋巴结转移大于10cm。经姑息放射后如一般情况有改善,症状消失,远处转移灶能控制者,可改为根治性放射治疗。③放射治疗禁忌证肿瘤KSP分级60分以下;广泛远处转移者;合并急性感染病者;放射性脑脊髓损伤者。④再放疗原则放射治疗后复发再放疗原则,具有下述情况者不宜再放射治疗:同一靶区包括鼻咽及颈部靶区放疗后复发时间未满一;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病或放射性脊髓病;鼻咽部靶区总疗程不宜超过三个疗程,颈部靶区不宜超过两个疗程。

(2)放射线的选择因鼻咽癌原发灶位置深在,周围有重叠的骨质包围,故应选择穿透力强,皮肤量低,吸收少的高能放射源如60钴或直线加速器的高能X线。这两种设备中,又以加速器为优,因其产生的半影甚小,深部剂量较高而且均匀,周围正常组织受损小,疗效较佳。对于外照射后的残存肿瘤,可以用X线体腔管或后装腔内作补充治疗。

(3)放射剂量和时间外照射可采用连续法或分段法进行。虽两种方法的远期疗效近似,但前者总的时间较短,而放疗后反应较重;后者总的放疗时间较长,但放疗后反应较轻。

(4)放射野的设计每个病例的照射野都需要将鼻咽部及其邻近窦腔、间隙、颅底以及颈部包括在内。但是各照射野之间勿使剂量重叠或遗漏。原则上各部位同时开始照射,但患者如有严重头痛、鼻出血等,可以先用小野进行照射以减轻症状,然后按全面的布野照射。

(5)近年来放疗新技术①腔内近距离放疗常用的放射源有铱、铯等,近距离放疗的最大优点为既可增加靶区的局部放射剂量,又可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近距离放疗通常作为外照射的补充放疗。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对鼻咽部局限性浅表病灶,局部控制率比常规的单纯外照射有一定提高。②伽马刀治疗伽马刀是一种三维立体定向高能聚焦的多束伽马射线治疗装置。将肿瘤精确定位后,可用大剂量的射线一次性将肿瘤摧毁。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害很小。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鼻咽癌病例适合于伽马刀治疗。对于初发的鼻咽癌病例应慎用伽马刀治疗,因其治疗鼻咽癌的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③三维适形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是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的最重要进展之一,它可以根据肿瘤的不同形状,将放射剂量较均匀地分布于靶区。④适形强调放疗适形强调放疗是近几年发展的一项崭新的放疗技术。此技术可根据不同肿瘤的大小、形状和生物学行为特性授予不同的靶区不同的照射剂量,同时对肿瘤周围的重要器官有独特的保护优势。

(6)放疗并发症①全身反应包括乏力、头晕、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口中无味或变味、失眠或嗜睡等。个别患者可以发生血象改变,尤其是白细胞计数减少。虽然程度不同,但经对症治疗,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疗。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B1、B6、C,胃复安等。如白细胞计数下降低于3×/L时应暂停放疗。②局部反应包括皮肤、黏膜、唾液腺的反应。皮肤反应表现为干性皮炎甚或湿性皮炎,可局部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做基质的消炎软膏。黏膜反应表现为鼻咽和口咽黏膜充血、水肿、渗出及分泌物积存等,可局部使用含漱剂及润滑消炎剂。少数患者腮腺照射2Gy后即可发生腮腺肿胀,2~3天逐渐消肿。当照射40Gy时,唾液分泌明显减少,同时口腔黏膜分泌增加,黏膜充血、红肿。患者口干,进干食困难。因此腮腺应避免过量照射。③放疗后退症主要有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软组织萎缩纤维化、放射性龋齿及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和放射性脑脊髓病。目前尚无逆转的妥善办法,对症处理和支持方法有一定帮助。要严格避免重要组织器官的超量照射。

2.化学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中、晚期病例。放疗后未能控制及复发者,所以是一种辅助性或姑息性的治疗。常用的给药方式有三种:

(1)全身化疗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常用药物有氮芥、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塞替派等。可单独用一种药物或联合用药。

(2)半身化疗是压迫腹主动脉,暂时阻断下半身血液循环,从上肢静脉快速注射氮芥的疗法,氮芥注入体内2~3分钟后便产生效应,15分钟后药力可减少一半,这样既可以提高上半身药物浓度,又可以保护下半身骨髓造血功能。

半身化疗的禁忌证: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年老、体弱、肥胖者;上腔静脉受压者;肝硬化、肝肿大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白细胞计数低于3×/L者。

(3)动脉插管化疗可增加鼻咽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副作用。采用颞浅动脉或面动脉逆行插管,注入抗癌药物。对于早期(I、II期)包括有单个较小的颈深上组淋巴结转移病例,晚期有脑神经受累的病例,或者放疗后鼻咽部局部残存或复发病例,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常用的抗癌药物有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顺铂等。

3.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

对于晚期鼻咽癌可用放射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有文献报道: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项治疗。

4.手术治疗

(1)适应证非主要治疗方法,仅在少数情况下进行。其适应证如下:鼻咽部局限性病变经放疗后不消退或复发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放疗后不消退,呈活动的孤立性包快,鼻咽部原发灶已控制者,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2)禁忌证有颅底骨质破坏或鼻咽旁浸润,脑神经损害或远处转移。全身情况欠佳或肝肾功能不良者。有其他手术禁忌证。

5.免疫治疗

有干扰素诱导剂,植物血凝素—瘤苗等。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预后

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残余病灶可手术切除。照射范围包括鼻咽、颅底、颈及眶部。原发灶剂量65~70Gy,继发灶50~60Gy。因肿瘤易复发及早期转移,预后不佳。对放射线不敏感的鳞状细胞癌5年存活率0%~10%,放射敏感的淋巴上皮癌5年存活率约30%。

(来源:综合网络;汇编者Dr.Salt等;本文已通过医牛健康传播研究院审稿专家委员会循证审核)

长按下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dz.com/wadwh/124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