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43岁,因“口腔、外阴溃疡10余年,咳嗽咳痰1月余,发热半月”入院。
现病史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外阴多发溃疡,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深溃疡,底覆黄苔,无疼痛、瘙痒,外阴溃疡常有黄色脓液流出。自行涂抹激素软膏治疗(具体不详),半月左右可愈合,其后反复发作,每年多于3次。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为白色稀痰,量不多,无胸痛、发热、盗汗、乏力等不适。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多于夜晚发作,最高体温39.5℃,无法自行退热,需服退烧药退热,1次/晚,并有咳嗽、咳痰加重,痰为黄色粘痰,无呼吸困难,无盗汗、乏力等,遂医院,考虑“肺炎”可能性大,予以美罗培南、头孢抗感染(具体剂量不详)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发热次数增加,3-4次/天,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急诊科,以“发热待查”收住院。
自起病以来,神志清,精神欠佳,食欲差,小便正常,大便稀,自诉水样便,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其余无特殊。
体格检查★四测正常
★面部可见多个痤疮,背部、腹部皮肤可见多个陈旧痘印,无出血点,无淤斑,毛发分布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腔内可见一溃疡,覆白苔,舌左侧可见一0.8*1cm溃疡,表面覆黄苔,舌苔白而厚,口唇红润,扁桃体肿大。
★呼吸规整,胸廓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无压痛。肺部呼吸运动度对称,肋间隙正常,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听诊呼吸音清,双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双侧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外阴可见2处1.5*1.5cm溃疡,有黄色脓液流出,阴囊皮肤可见1处1.5*2cm溃疡,覆黑色痂,破溃。
发热的原因:
肺炎?肺结核?
口腔、外阴溃疡查因:
白塞病?感染?坏疽性脓皮病?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尿常规:尿胆原+++;尿胆红素+
★大便常规:正常
★大便隐血试验:阴性
★肝肾功能
★电解质
★血沉:65mm/h
★降钙素原:0.29ng/ml
★C反应蛋白:mg/l
★T-SPOT:阳性(A:6;B:18)
★结核抗体:IgG(+),IgM(-)
★痰培养、血培养、痰抗酸染色、G试验、GM试验、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阴性
★免疫全套:IgG19.5g/l;IgAmg/l
★狼疮全套:抗核抗体1:80颗粒型
★ANCA、ANA、血管炎三项、风湿全套:阴性
★凝血常规、甲功三项:正常
支气管镜肺部CT示双上肺可见多个薄壁透光区,右上肺、右肺中叶、双下肺可见小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灶,气管支气管通畅,叶间裂无移位,纵隔内见小淋巴结,无胸水征。
肺部CT双上肺可见多个薄壁透光区,右上肺、右肺中叶、双下肺可见小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灶,气管支气管通畅,叶间裂无移位,纵隔内见小淋巴结,无胸水征。
右上肺、右肺中叶、双下肺感染,性质待定,结核及真菌感染待排,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双上肺多发肺大泡。
病情分析★43岁青年男性,病程10余年;
★口腔、外阴复发性溃疡,毛囊炎;
★咳嗽咳痰、发热;
★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炎症指标高、T-SPOT阳性、结核抗体(IgG)阳性、免疫球蛋白(IgG、IgA)高;
★肺部CT示双肺多发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影,支气管镜左下叶化脓性炎症、声门周围溃疡。
根据白塞病的诊断标准和患者临床表现特点,从一元论来考虑,应该诊断为白塞病,但是尚有存疑的点......
病人还有肺部表现,以二元论的观点是否可以看成两个疾病即白塞病和肺部感染的并存?
治疗预后初始方案风湿免疫科会诊★会诊原因
经过化痰止咳止咳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效果不佳
★诊断
1.白塞病
2.肺部感染
★会诊意见
1.若肺部感染情况允许可考虑使用激素,建议甲强40mg口服qd
2.护胃
3.沙力度胺片50-mgqn
4.肺部感染控制后可考虑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调整方案消化内科会诊★会诊原因
7月13日患者有腹痛和大便情况的改变
★会诊意见
肠道白塞病可能,激素继续应用,必要时可加用沙利度胺mgQN,建议完善肠镜检查(患者拒绝)。
★治疗方案调整
年7月15日加用沙利度胺mgQN
治疗效果规范激素治疗后患者未再发热,咳嗽、咳痰减少,腹痛缓解,大便正常,溃疡稍愈合,复查各项感染指标趋于正常,CT结果示双肺病灶较前明显吸收好转。
★血常规
★降钙素原:0.08ng/ml
★肺部CT
双上肺可见多个薄壁透光区同前。原右上肺、右肺中叶、双下肺小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灶较前明显吸收减少,现于双下肺后基底段可见条索状密度增高灶,左上肺尖后段小结节灶情况基本同前。气管支气管通畅,叶间裂无移位,纵隔内见小淋巴结,无胸水征。腹膜后淋巴结增大。双肺病灶较前明显吸收好转。
出院诊断1.白塞病;2.肺部感染;3.轻度贫血;4.低蛋白血症
门诊复查(年9月27日)★体查
口腔、外阴溃疡愈合
★喉镜
声门周围溃疡愈合
★肺部CT
原右上肺、右肺中叶、双下肺小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灶较前减少,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仍可见条索状密度增高灶;余肺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气管支气管通畅,叶间裂无移位,纵隔内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无胸水征。双肺病灶较前明显吸收好转。余况基本同前。
文献复习概述白塞病是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年土耳其皮肤科医生HulusiBehcet发现并命名,临床表现多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主,易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
流行病学从流行病学来说,该病好发于30-40岁,以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SilkRoute),男女比例总体无明显差异(不同地域分布差异)但是男性患者肺血管、神经系统及眼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
病因从病因上来讲,这是一个与多种因素有关的疾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微生物感染和免疫异常都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临床表现★口腔溃疡
是最基本的必备症状也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具有复发性、痛性得特点;好发于唇、颊粘膜、舌头和软腭,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浅黄色坏死基底,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可引起吞咽、说话困难,一般大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
★生殖道溃疡
很常见,与口腔溃疡类似,溃疡更深,10-30天愈合并易形成疤痕,好发于阴囊(男性)、阴唇(女性),可引起排尿、性交困难。
★皮肤病变
具多形性可表现为结节性红斑样皮损、浅表性血栓静脉炎、丘疹脓疱型皮损、过敏反应等。
★眼部炎症
常见,可表现为葡萄膜炎(最常见),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一般损伤时间长,愈合慢(损害过程累积),致盲率可达25%。
★消化道病变
即肠白塞病科累及全消化道,好发于回盲部,其中食管溃疡好发于男性,表现为胸骨后疼痛,腹痛、腹泻、便血(依病变部位);严重者可有溃疡穿孔、大出血。
★血管病变
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以男性多见,静脉受累较动脉多见。
★呼吸系统
☆咯血最常见、还可以有呼吸困难、胸痛以及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肺部病变可以分为肺血管病变、肺间质病变和肺实质病变。
肺血管病变
可表现为肺动脉瘤,肺动脉栓塞和肺动脉高压。发病年龄越早,肺动脉压力越高,预后越差。
●肺动脉瘤白塞病肺部损害的特征性表现,单发的话多靠近肺门,较大,常伴瘤内附壁血栓或多发则靠近外周,较小。组织病理在活动期可见动脉中膜和外膜炎症、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后期则表现为内膜和外膜的弹力层断裂,纤维增厚。
●肺动脉栓塞常合并肺动脉瘤和腔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肺梗死形成楔形实变灶、肺出血、灶性肺不张。
●肺动脉高压可能与肺血管痉挛、肺小血管炎、肺小动脉栓塞和血管活性物质,如血栓素和前列环素失衡有关,有的还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有关
肺间质病变
作为常见肺部并发症,肺间质由于炎细胞浸润,造成内皮细胞增生及间质广泛纤维化,CT可表现为“马赛克”征、网格状改变。
肺实质病变
影像学表现为:
●胸膜下肺泡渗出
●楔形或不明确的的圆形不透亮区
●结节样占位
●空洞样损害
辅助检查白塞病的辅助检查无特异性,活动期可有ESR增快、CRP升高;部分患者冷球蛋白阳性;HLA—B5阳性率较高,与眼、消化道病变相关;可有蛋白尿、血尿,缓解期可正常;细胞免疫指标CD3、CD4及CD3/CD4水平低下,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水平可增高。此外消化内镜、胃肠钡剂造影、胸片、胸部CT、血管造影等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针刺实验(特殊辅助检查)
20号无菌针头
前臂屈面中部斜行刺入约0.5cm沿纵向稍作捻转后退出
24-48h后局部出现直径2mm的毛囊炎样小红点或脓疱疹样改变为阳性
阳性率约60%-78%,男性高于女性
特异性较高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静脉穿刺或皮肤创伤后出现的类似皮损具有同等价值
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通常采用ISG标准
鉴别诊断★皮肤黏膜损害
要和多形红斑、结节红斑、梅毒、Sweet病、Stevens—Johnson综合征、寻常性痤疮、单纯疱疹感染、热带口疮(sprue)、系统性红斑狼疮、周期性粒细胞减少、艾滋病(AIDs)等鉴别。
★胃肠道损害
需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鉴别。
治疗★原则
控制现有症状,防治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展。
★治疗依据
主要取决于年龄及性别、累及器官及严重性,复发频率及持续时间。
★常用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急性起病或多器官受累者常用大剂量,小剂量用于亚急性起病或病情较轻者;
●一般使用相当于泼尼松量0.5-1mg/kg/d,控制症状后逐步减量,总疗程3-5个月将糖皮质激素逐渐减停,突然停药易导致复发;
●必要时用甲泼尼龙1g加入5%葡萄糖ml滴20min冲击,连续3天,用于急、重病例,可获得快速疗效。
沙力度胺
●免疫抑制和免疫增强的双重作用,同时具有抗炎作用,使其不足以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不导致血管炎的产生;
●口腔、生殖器溃疡、皮肤病变及胃肠道病变;
●剂量为25~50mg/d?妊娠妇女禁用,可导致胎儿畸形;引起神经轴索变性的不良反应。
其他治疗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抗凝治疗
●手术治疗
小结
★白塞病是个多系统累及的血管炎性疾病。
★其肺部病变多样,需与其他肺部病变相鉴别,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糖皮质激素对白塞病治疗效果较好,沙力度胺常用于合并胃肠道受累。
作者肖玉慈(级住院医师)
审校麻醉科徐军美老师
编辑莞尔医笑
雅二住医学习经验分享
疑难病例讨论
临床实践总结
医路成长体会
只要是你的原创,统统欢迎投稿至ywb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