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国际主题为“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不让任何人掉队”,而我国以“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为主题宣传口号,号召全民参与,以此来普及结核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及增强健康的能力。
结核病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细菌传染病,通常影响肺部。此病通过活动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咽喉和肺部产生的飞沫在人际传播,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
结核病病症
(一)全身症状
1.发热:见于病情进展期,为午后低热,重症病人有不规则高热。
2.盗汗:入睡或醒时,全身出汗,内衣尽湿。
3.疲倦乏力、精神萎靡、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心跳加快,月经失调等。
(二)局部症状
1.咳嗽、咳痰
随着病情进展,咳嗽会加重,痰量也会增多。
2.咯血
个别疑似患者的痰中可能会带有血丝。
3.胸痛
部分疑似患者也会出现胸痛,或者是疲倦不适、胃口下降等症状。
结核病传播途径
1.呼吸道是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会释放出很多带结核杆菌的飞沫,若易感者吸入了这种飞沫,即可被感染。肺结核病人如果把痰吐在地上,痰液干燥后,结核杆菌与尘埃混在一起飞扬在空气中,被健康人吸入肺内也可引起感染。2.消化道传播。结核病人用的餐具、吃剩的食物上都可能带有结核杆菌,因此与结核病人合用餐具或吃病人剩下的食物可能导致感染结核杆菌。此外,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等也可感染牛型结核杆菌、接触病人用过的痰盂等物品后如不认真洗手也可能受到感染。3.垂直传播。患有结核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其体内的结核杆菌可通过脐带血液进入胎儿体内,胎儿也可因咽下或吸入含有结核杆菌的羊水而感染,从而患上先天性结核病。
除上述传染方式外,结核杆菌也可由皮肤或黏膜的伤口直接感染。
结核病易感人群
1.与痰培养阳性者密切接触者。痰培养阳性密切接触者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相比具有更高的感染率和发病率。
2.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常见的导致免疫力低下的原因和人群包括:
①患免疫缺陷性疾病的人群,主要包括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
②各种危重症患者,如心衰、肝肾功能衰竭患者;
③由于肿瘤、血液病等原因接触放化疗患者;
④由于各种原因而需长期服用皮质激素患者;
⑤肺部原有严重病变的患者,如尘肺患者;
⑥老年人往往由于机体的功能退化而出现抵抗力低下。
3.从未接触过结核菌的人群:从未接触过结核菌或从未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往往对结核菌缺乏抵抗力,这类人群常包括5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自偏远山区的少年儿童等。
4.有可能长期反复接触结核病患者的人群:主要包括医务人员。
结核病防治
1.在结核病高发期,可以服用预防药,达到预防的目的。
2.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做好个人生活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
3.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新生儿要及时进行卡介苗的接种,以做好预防工作。
5.饮食要科学有规律,注意营养的摄入。
6.注意不随地吐痰,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最好戴口罩。
7.如果自己患有疑似症状,不要随意咳嗽,防止传染他人,同时,医院就诊。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