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探寻腹部病灶所在,最终的目的是得到治疗。
一、脾胃后天之本
脾胃是后天之本,肠脑与颅脑同根。衰老首先出现的是脾胃不和,导致营养吸收下降,肠道内环境失调,庞大的内分泌系统紊乱。通过手的感知获取对腹内脏器病变的感应,能够迅速调整脏腑经气,帮助人体实现代谢平衡。
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则会腹中咕咕水声,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泄,遗患无穷。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建议您赶紧推推肚子,您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那么从此以后,您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推腹时,发现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但是象个皮球,这怎么办呢?必须先放气,放气的方法很多,“萝卜能通气”“吃豆爱放屁”,这类民间疗法都很好用。也可敲打胃经,针刺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爱出现这种症状的,多是有事儿总闷在心里的人。这种人肠胃时常会出现问题,或痛、或胀、或腹泻。他的痛点在较深层的地方。
有的人肚子痛点很多,能用“推腹法”推开的多是暂时的气结,还有用此法推不开的,通常这是气滞时间很长,已经有瘀血阻滞其中了。这时,可查看痛点压在何经的通路上,只要敲打和按摩大腿上这条经的穴位,就可帮助打通瘀滞。在敲打和按摩时也可同时在腹上痛点针刺或拨罐。
还有的人,肚子软软的,按压哪里都不痛,但是仍然会觉得腹中闷胀不舒,这通常是中气不足,气血过少造成。
还有人胸窝下用手一推,咕咕有水声。开始时水声很小,推的地方还有些痛,这是“浊气裹水”,越推水声越大,打了几个嗝,或放了屁以后,整个肚子就成了水声一片。这时是把死水给推活了,很快就可以从膀胱排出了。这种浊水你不将它排出,它可以长期停在胃肠之间影响脏腑的正常运行。
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喝水呢?是因为本来就有水堵在胃肠之间,下不去,如再要按西医的倡导,每天喝几千毫升的水来排毒,那就先水中毒了。所以喝水能排毒也可中毒,还是要因人而异的好。
二、揉腹操作方法
预备势: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第一式:按摩心窝部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再从右向左逆时针按摩21次。
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循环做共21次。
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第四式:右手绕脐腹按摩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五式:左手绕脐腹按摩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
第七式:推按右侧胸腹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
注意事项:1.揉腹开始前一般要求解开衣裤,以直接揉摩为宜。以正身仰卧为主。
2.揉腹时必须凝神静虑,动作轻松、柔软、缓慢的的运动,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匀畅,切忌闭气着力。摇转上身时不可过快过急,揉腹后应自感轻松舒适、无疲劳感为度。
3.每次揉腹以30—40分钟为宜。
4.揉腹期间,由于胃肠臑动增强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常会出现腹内作响(肠鸣音)、嗳气、腹中温热或易饥饿等现象,这属正常效应,可顺其自然,无须作任何处理。
5.凡腹内患有恶性肿瘤、内脏出血、腹壁感染及妇女妊娠期间均不宜揉腹。
三、按肚疗法效验
1.腹部温热:一般认真作到第六到七遍时会感到腹部温暖,这是内气汇聚的表现。
2.胃肠蠕动有声:坚持揉腹,动作熟练后慢慢每次都会出现胃肠蠕动的感觉,有时甚至别人也能听到你肚子“汩汩”的声音,这是内气汇聚后运行通畅的表现。
3.头脑清爽愉快:会感到明显的头脑轻松,疲劳感一下子消失,因为揉腹可以使中焦气健运,清气上升,头脑轻松。
4.排除宿便:揉腹后可能出现大便黑臭、或者拉肚子、肚子疼等表现这是内气汇聚攻冲宿疾、排出胃肠毒素的表现。
5.食欲改善:胃口变好,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身体瘦弱者体重会增加虚胖者身体会变得结实,肚子赘肉消失,腹部有弹性,这是元气汇聚充沛的表现。
6.面色光润、身体健壮:坚持锻炼揉腹,面色会变得越来越光彩,皮肤细嫩,身体强壮,因为长期揉腹可以使内脏血运丰富,内分泌协调内脏元气充盛自然面色红润,身体强壮。
养生机理:天地发源于阴阳,阴阳主宰于动静。人得阴阳之理而有了生命,合乎动静就可以益寿延年。人都要受七情六欲的影响,如果由着性儿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使阴阳错乱,动静失调,就会引起种种疾病,缩短寿命,活不到自然的寿数,这种情况到处都是。
人身是阴和阳的统一,阴阳是动和静的统一;动静合一则气血调和通畅,百病不生。如果过动伤阴,阳必然偏胜;过静伤阳,阴必然偏胜。而且,阴伤则阳无法得到补养,阳也势必受到损害;阳伤则阴无所附,阴也必然受到损伤。
阴阳既然已经受到损伤,生命的生长变化过程就会被阻碍,如果不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疏导,那么生长变化的源头便不能开启。
“仙人揉腹”的功夫是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正是一动一静,合于阴阳之理,顺乎五行规律。使其生机得以开启,使其变化更加神奇,所以能够充实五脏,大补气血,增益精神,填精神髓,开胃健脾,通和上下,调和阴阳。
升清降浊,去旧生新,驱除外感的各种邪气。消除内生的各种病症。补不足,泻有余,消长变化,其妙无穷,何必再去服药炼丹,自有返老还童的实际效果啊!
四、中医学角度分析:
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有肝、脾、胃、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因而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本保健法与普通的揉腹方法不同,不仅将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而且揉法一直沉到丹田,将中焦和下焦连成一片,通过圈揉和回环晃海,横向联通足阳明胃肠、足太阳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和任脉等经脉,使整个腹部的内脏得到运动。
使内气迅速汇聚运行,坚持揉腹法,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证,补不足,泻有余,消食之道,妙应无穷,有却病延年实效耳。”
本功法属于强壮功法,通过培护脾肾达到补气益精的目的,因此常练此功,有助于治疗肺结核、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肝炎、遗尿、尿潴留、遗精、阳痿、早泄等虚损性疾病,同时对于女子痛经、月经不调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谢谢阅读
请输入身体健康
请输入工作顺利
小贴士当前时间: